古诗句

又无大药驻朱颜

诗句
又无大药驻朱颜
拼音
 yòu wú dà yào zhù zhū yán
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五删
上一句
既无长绳系白日
下一句
朱颜日渐不如故

「又无大药驻朱颜」出自:《杂曲歌辞。浩歌行》

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鬓发苍浪牙齿疏,
不觉身年四十七。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
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朱颜日渐不如故,
青史功名在何处。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
去复去兮如长河,东流赴海无回波。贤愚贵贱同归尽,
北邙冢墓高嵯峨。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酣歌。
颜回短命伯夷饿,我今所得亦已多。功名富贵须待命,
命若不来知奈何。

「又无大药驻朱颜」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

「又无大药驻朱颜」辞典释义

◎ 又的意思

【子集下 • 又】又·康熙筆画:2·部外筆画:0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
【廣韻】又,猶更也。
【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 无的意思

【卯集下 • 无】无·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 大的意思

【丑集下 • 大】大·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 药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药·康熙筆画:21·部外筆画:15

【唐韻】以灼切【韻會】弋約切,音躍。【說文】治病草。【史記·三皇本紀】神農氏甞百草,始有醫藥。【急就篇註】草木、金石、鳥獸、蟲魚之類,堪愈疾者,總名爲藥。
【本草】芍藥。詳芍字註。
療也。【詩·大雅】多將熇熇,不可救藥。【莊子·天地篇】有虞氏之藥瘍也。
姓。【通志·氏族略】藥氏,望出河内,後漢南陽太守藥崧,晉有牙門藥冲。
【韻會】式灼切,音鑠。灼藥,熱貌。【丘遲·思賢賦】心灼藥如傷。
旅灼切,音略。【張衡·南都賦】歸鴈鳴鵽,黃稻鱻魚,以爲勺藥。【註】勺藥,五味之和。藥音略。【西溪叢語】言勺藥者,乃以魚肉等物爲醢食也。【韓退之·郾城聯句詩】五鼎調勺藥。
,難祈却老藥。上藥旅酌切,下藥以灼切,二藥不同音。
【唐韻古音】醫藥之藥去聲,音効。
【字彙補】與籞苑之籞同。李正己曰:園亭中藥闌,闌卽藥,藥卽闌,猶言圍援,非花藥之闌。《漢書·宣帝紀》:池藥未幸者,假與貧民。凡《漢書》闌入宮禁,闌字多从艸,則藥闌字義尤分明也。

◎ 驻的意思

【亥集上 • 馬】驻·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5

【唐韻】中句切【集韻】【韻會】株遇切,音注。【說文】馬立也。【玉篇】馬止也。【釋名】駐,株也,如株木不動。【正字通】天子行在之所曰駐蹕。
【集韻】㕑遇切,音柱。義同。

◎ 朱颜的意思

⒈  红润美好的容颜。

《楚辞·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
王夫之 通释:“穉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穉也。”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陋 荆 姬之朱颜,笑 夏 女之光髮。”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评》:“元卿 年十八第进士,其叔 正叟 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清 刘大櫆 《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髮朱颜,笑言磊磊。”

⒉  和悦的脸色。表示亲热信任。

《汉书·淮阳王刘钦传》:“博 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

⒊  美色;美女。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余冠英 注:“朱颜为美色。”
南朝 梁简文帝 《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七折:“欲觅佳姻,须索放还,强羈留,空絮烦,算除非为觅朱颜,算除非为觅朱颜。”
清 方文 《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翠幙出朱颜,清謳发皓齿。”

⒋  指青春年少。

唐 郎士元 《闻蝉寄友人》诗:“朱颜向华髮,定是几年程。”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
元 曾瑞卿 《留鞋记》第一折:“[梅香云]姐姐,你纔一十八岁,慌怎么的![正旦唱]我则怕一去朱颜唤不回,误了我这佳期。”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⒌  脸红。形容酒醉的面容。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自古缨冕无丑士,酸寒一洗朱颜酡。”

⒍  脸红。羞赧之色。

《北齐书·王晞传》:“丞相西閤祭酒 卢思道 谓 晞 曰:‘昨被召朱颜,得不以鱼鸟致怪。’”

总述:诗句又无大药驻朱颜出自《杂曲歌辞。浩歌行》。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