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生长漫婆娑

诗句
生长漫婆娑
拼音
 shēng zhǎng màn pó suō
平仄
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上声二十哿、下平五歌
上一句
方知不材者

「生长漫婆娑」出自:《恶树》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生长漫婆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生长漫婆娑」辞典释义

◎ 生长的意思

⒈  出生成长;长大。

《管子·形势》:“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
《史记·高祖本纪》:“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惟竹生长於旬日之间,而干霄入云,其挺特坚贞,乃与松柏等。”
老舍 《骆驼祥子》二:“他已经是这么高大,而觉得还正在生长,他似乎既是个成人,又是个孩子,非常有趣。”

⒉  生活。

《晏子春秋·杂下十》:“今民生长于 齐 不盗,入 楚 则盗,得无 楚 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清 孙枝蔚 《雪中忆吴宾贤》诗:“故人有茶癖,不合生长海之涯。”
丁玲 《阿毛姑娘》:“是有十多年了,自己就都是生长在那样恬静,那样自由的仙谷里吗?”

⒊  养育;生育。

《文子·自然》:“天化育无形状,地生长无计量。”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我和尚一般是父娘生长,怎地剃掉了这几茎头髮,便不许亲近妇人。”
《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 翟管家 ﹞来央及我这里替他寻个女子,不拘贫富,不限财礼,只要好的,他要图生长。”
《红楼梦》第六八回:“正因我不大生长,原説买两个人放在屋里的;今既见了你妹妹很好,而且又是亲上做亲的,我愿意娶来做二房。”

⒋  滋长。

《后汉书·张敏传》:“故设姦萌,生长罪隙。”
毛泽东 《组织起来》:“近来确实生长了一种军阀主义的毛病。”

⒌  犹产生。

老舍 《骆驼祥子》四:“祥子 想爬下去吻一吻那个灰臭的地,可爱的地,生长洋钱的地。”

⒍  犹言有生以来。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时 生长未亲农事,至是始知犁之入土浅深,繫乎举手低昂。”

◎ 漫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漫·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半切,音縵。大水也。一曰水浸淫敗物。【揚子·方言】溼敝爲漫。
水名。【後漢·郡國志】成臯有漫水。
㵎名。【水經注】橐水,出橐山,北流出谷,謂之漫㵎。
漫漫,長遠貌。【左思·吳都賦】廓廣庭之漫漫。
雲色也。【尚書·大傳】卿雲爛兮,禮漫漫兮。
徧也。【公羊傳·宣三年】郊牛死,不言其所食,漫也。【註】徧食牛身。
放也。【前漢·藝文志】漫羨而無所歸心。
汗漫,渺茫貌。【關尹子·九藥篇】勿以汗漫曰道之廣。
澶漫,猶縱逸也。【莊子·馬蹄篇】澶漫爲樂。
川原之形。【張衡·西京賦】澶漫靡迤。
爛漫,分散之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流離爛漫。
【揚子·方言】漢漫,懣也。朝鮮洌水之閒煩懣謂之漢漫。
與墁同。塗也。【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
【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瞞。水大貌。
【博雅】漫漫,平也。
漫漫,路長貌。與曼通。
【集韻】莫晏切,音謾。與慢同。惰也。亦作僈。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魏文帝·寡婦賦】歷夏日兮苦長,涉秋夜兮漫漫。微霜隕兮集庭,燕雀飛兮我前。
叶眼見切,音面。【揚雄·甘泉賦】仰矯首以高視兮,目瞑眴而無見。正瀏濫以弘惝兮,指東西之漫漫。

◎ 婆娑的意思

⒈  亦作“媻娑”。

⒉  舞貌。

《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 之子,婆娑其下。”
毛 传:“婆娑,舞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婆娑呕吟,鼓掖而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女神名号》:“按《曹娥碑》中所云媻娑,盖言巫降神时,按节而歌,比其舞貌也。”
清 陈维崧 《西施玉峰公讌席上赠施校书》词:“阑花簌簌闻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邹荻帆 《高粱叶上的诗》:“高粱穗结出红双喜,高粱叶子舞婆娑。”

⒊  形容姿态优美。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但见歌喉清亮,舞态婆娑。”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看镜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虚度,老大蹉跎。”

⒋  醉态蹒跚貌。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汉高 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
宋 范成大 《庆充自黄山归》诗:“鸣騶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廻。”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共拈刘随州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为韵得十四首》之二:“得酒一婆娑,醉人无善状。”

⒌  盘桓;逗留。

三国 魏 杜挚 《赠毌丘俭》诗:“騏驥马不试,婆娑槽櫪间;壮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
唐 卢照邻 《释疾文》:“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牀,婆娑小室。”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徬徨闉闍之下,婆娑里巷之侧。”

⒍  逍遥;闲散自得。

《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李善 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綺紈之间,不知稼穡之艰难。”
宋 陆游 《渔父》诗:“数十年来一短簔,死期未到且婆娑。”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主人遂婆娑砚林,不知日之既暮。”

⒎  奔波;劳碌。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杜密 婆娑府县,干与王政,就若所云,犹有公私。”
《晋书·陶侃传》:“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将出府门,顾谓 愆期 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章炳麟 《訄书·议学》:“中人以下,不自激卬,而从諛权贵人,以伺斗升之禄,不乃媻娑海堧都市间,相誑燿以文采蓺能致钱刀者众矣。”

⒏  犹扶疏,纷披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殷 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嘆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
唐 杜甫 《恶树》诗:“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宋 司马光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诗:“常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清 吴伟业 《茸城行》:“茸城 杨柳鬱婆娑,欲繫扁舟奈晚何。”

⒐  引申为蓬松,散乱。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朱含碎玉,云髻婆娑。”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鬢髮婆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緑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⒑  形容声音悠扬,委婉。

汉 王褒 《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絶兮,优嬈嬈以婆娑。”

⒒  流滴貌。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他老人家这话説了可不是一遭儿了,提起来就急得眼泪婆娑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郭全海 瞅着她泪眼婆娑的脸庞说道。”

⒓  衰微貌;衰老貌。

明 吕坤 《反挽歌》之一:“羈此婆娑世,欲飞不能奋。”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闵老子茶》:“抵岸,即访 閔汶水 於 桃叶渡。日晡, 汶水 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试看他老婆娑,好一似风前瘦鹤。”

⒔  佛教语。即娑婆。意为忍土、忍界。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俗间之罪满婆娑,唯有慳贪罪最多。”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遯迹记》:“今欲早离苦海,当以大雄无畏之身,还我婆娑大地。”

总述:诗句生长漫婆娑出自《恶树》。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