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殷勤莫使清香透

诗句
殷勤莫使清香透
拼音
 yīn qín mò shǐ qīng xiāng tòu
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
去声二十六宥
上一句
烛房寻类外庭空
下一句
牢合金鱼锁桂丛

「殷勤莫使清香透」出自:《和友人戏赠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戏题)》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
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
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明珠可贯须为佩,
白璧堪裁且作环。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
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殷勤莫使清香透」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

「殷勤莫使清香透」辞典释义

◎ 殷勤的意思

⒈  情意深厚。

《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絶少分甘。”
《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 汉 郑玄 注:“皆臣民殷勤之言。”
《南史·任昉传》:“﹝ 任昉 ﹞为《家诫》,殷勤甚有条贯。”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军经 寧郭郡,众天兵天将殷勤迎於十里之外。”

⒉  指热情周到。

陈白尘 《无声的旅行》:“我干脆放下菜单,用手势告诉那位很殷勤的服务员。”

⒊  指巴结讨好。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西周 寳釧实奇哉, 费仲 殷勤特取来。”

⒋  衷情,心意。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 乃使人重赐 文君 侍者通殷勤, 文君 夜亡奔 相如。”
汉 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晋书·贾谧传》:“充(贾充 )每讌宾僚,其女輒於青璅中窥之,见 寿 而悦焉…… 寿 闻而心动,便令为通殷勤。”

⒌  借指礼物。

明 沉鲸 《双珠记·狱中冤情》:“长官,你宽了我刑具,日后致殷勤。”

⒍  关注;急切。

三国 魏 曹操 《请追赠郭嘉封邑表》:“贤君殷勤於清良,圣祖敦篤於明勋。”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次第其韵,且殷勤於 士衡 之文。”
巴金 《砂丁》八:“公司不许停工,砂丁们望晴天比望什么都殷勤。”

⒎  频繁,反复。

《后汉书·陈蕃传》:“天之於 汉,恨之无已,故殷勤示变,以悟陛下。”
《北史·拓拔澄传》:“澄 亦尽心匡辅,事有不便於人者,必於諫諍殷勤不已,内外咸敬惮之。”
《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藏 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做农民工作的同志,总是殷勤地问‘章程’。”

⒏  恳切丁宁。

唐 章碣 《春别》诗:“殷勤莫厌貂裘重,恐犯三边五月寒。”
宋 陆游 《弋阳县驿》诗:“殷勤记著今朝事,破驛空廊叶作堆。”

⒐  勤奋。

《西游记》第二七回:“行者 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常懒惰?’”
《红楼梦》第二六回:“别説他平日殷勤小心,就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
《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贫农四季歌》:“我们贫农人,劳苦又殷勤。”

◎ 莫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莫·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7

〔古文〕䒬【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直音】作。

◎ 使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使·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古文〕【唐韻】疏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 清香的意思

⒈  清淡的香味。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怨清香之难留,矜盛容之易阑。”
唐 韩偓 《野塘》诗:“捲荷忽被微风触,泻下清香露一杯。”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庭中木犀一株,清香撩人。”
老舍 《蛤藻集·且说屋里》:“这朵水仙花供给全家一些清香。”

⒉  一种民间宗教的名称。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教之名称不一,曰清香,曰圆顿,曰太阳,曰天主,曰白莲,皆山内所有。清香、圆顿、太阳,不过斋公、居士藉此引诱善男信女持斋念佛,作会设醮,歛取香钱为糊口之资而已。”

◎ 透的意思

【酉集下 • 辵】透·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切,偸去聲。【說文】跳也,過也。
【增韻】徹也,通也。
【廣韻】驚也。【揚子·方言】宋、衞、南楚凡相驚曰獡,或曰透。【註】皆驚貌。獡,音鑠。

总述:诗句殷勤莫使清香透出自《和友人戏赠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戏题)》。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