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贾生才调更无伦

诗句
贾生才调更无伦
拼音
 jiǎ shēng cái diào gèng wú lún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一真
上一句
宣室求贤访逐臣
下一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

「贾生才调更无伦」的意思,全诗译文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贾生才调更无伦」出自:《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2] 不问苍生问鬼神。[3]

「贾生才调更无伦」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

「贾生才调更无伦」辞典释义

◎ 贾的意思

【酉集中 • 貝】贾·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6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音古。【說文】賈,市也。一曰坐賣售也。【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詩·邶風】賈用不售。【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註】行曰商,處曰賈。
【左傳·桓十年】吾焉用此以賈害。【註】賈,買也。
【廣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駕。與價同。【類篇】售直也。【論語】求善賈而沽諸。
【集韻】【韻會】【正韻】舉下切,音斝。姓也。【急就篇註】賈,本姬姓之國也。晉吞滅之,其後稱賈氏。

◎ 生的意思

【午集上 • 生】生·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
【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
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
【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世咸嘉生而惡死。
造也。【公羊傳·桓八年】遂者何,生事也。【註】生,猶造也。專事之詞。
性也。【書·君】惟民生厚,因物有遷。【傳】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見所習之物,有遷變之道。
【左傳·僖二十七年】於是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懷生矣。【疏】懷生者,謂有懷之心。
【詩·衞風】旣生旣育,比予于毒。【箋】生,謂財業也。【前漢·高帝紀】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摶。【註】相猶擇也,生謂無瑕蠹也。摶謂圜也。
不熟也。【史記·項羽紀】與一生彘肩。
語辭。【李白·戲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歐陽修詩】問向靑州作麼生。
平生,疇昔也。【阮藉詩】平生少年時,趙李相經過。【杜甫詩】平生爲幽興,未惜馬蹄遙。
【正字通】凡事所從來曰生。宋高宗朝,孫楙入覲,嘗論公生明。上問何以生公。曰:廉生公。問何以生廉。曰:儉生廉。上稱善。
所生,祖父也。【詩·小雅】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疏】當早起夜臥,行之無辱汝所生之父祖也。
友生,朋友也。【詩·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先生,師之稱。諸生,弟子之稱。【韓愈·進學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史記·酈生傳】高祖謂酈食其,以萬戸封生。【註】師古曰:生猶言先生。文穎曰:諸生也。
先生,父兄也。【論語】有酒食,先生饌。
【儀禮·士冠禮】遂以摯見於鄕大夫鄕先生。【註】鄕先生,鄕中老人爲卿大夫致仕者。【史記·五帝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詩·商頌】以保我後生。【朱註】我後生,謂後嗣子孫也。
門生。【裴皡詩】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
蒼生,民也。【晉書·謝安傳】安石不出,其如蒼生何。【張協雜詩】冲氣扇九垠,蒼生衍四垂。
【前漢·郊祀志】故神降之嘉生。【註】師古曰:嘉生謂衆瑞。
【楚語】滯則不震,生乃不殖。【註】生,人物也。
水名。【山海經】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生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註】卽奢延水也。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流。
姓。【正字通】漢生臨,明生甫申。
微生,浩生,俱複姓。
與牲同。【前漢·昭帝紀】令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註】獲生口也。
與狌同。【汲冢周書】郭都生生。
【廣韻】【正韻】所敬切【集韻】【韻會】所慶切,音貹。產也。【字彙】俗謂雞生卵。
【集韻】【韻會】所景切,音眚。育也。【論語註】四乳生八子。【陸德明·音義】生,所幸反。
如字。
【正韻】息正切,音性。【周禮·地官·司徒】以土會之灋,辨五土之物生。【註】杜子春讀爲性。
【韻補】叶師莊切,音商。【傅毅·舞賦】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
叶桑經切,音星。【詩·小雅】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叶寧平。【東方朔·七諫】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
叶尸連切,音羶。【黃庭經】內養三神可長生,魂欲上天魄入淵,還魂反魄道自然。

◎ 才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才·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
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質也,力也。【詩·魯頌】思無期,思馬斯才。【傳】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近思錄】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姓。明尙書才寬。
【集韻】通作材。【說文】材,水挺也。从木,才聲。【徐曰】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正韻】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晉書·謝混傳】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與裁通。【戰國策】惟王才之。
與財通。【前漢·揚雄傳】財足以奉宗廟。
【集韻】將來切,與哉同。亦始也。【爾雅·釋詁疏】哉,古文作才。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
作代切,音再。義同。
叶卽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憂。

◎ 调的意思

【酉集上 • 言】调·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8

【唐韻】徒遼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說文】和也。【玉篇】和合也。【詩·小雅】弓矢旣調。【禮·月令】仲夏調竽笙竾簧。
【韻會】揉伏也。【史記·秦本紀】大費佐舜調馴鳥獸。
【正字通】嘲笑也。【世說】王丞相每調之。
【廣雅】欺也,啁也,譀也,出買也。
【莊子·齊物論】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註】樹上枝葉搖動之形。
官名。【周禮·地官】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
姓。【廣韻】周禮有調人,其後氏焉。
【廣韻】【集韻】【韻會】張流切,音輈。朝也。【詩·周南】未見君子,惄如調飢。【毛傳】調,朝也。
作輈。
【廣韻】【集韻】【韻會】徒弔切,迢去聲。【玉篇】選調也。【史記·秦始皇紀】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藁。【註】下令調斂也。【前漢·食貨志】馬數萬匹,卒掌者不足,乃調旁近縣。【師古註】謂選發之也。
【張釋之傳】十年不得調。【師古註】選也。
【袁盎傳】盎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調爲隴西都尉。【師古註】遷也。
【玉篇】度也。【增韻】算也。【前漢·鼂錯傳】調立城邑毋下千家。【師古註】謂算度之也。
【玉篇】求也。
【類篇】賦也。【正字通】民賦曰調,晉平吳制戸調。見《晉書》。
唐賦,人之制有四,二曰調。見《舊唐書》。
【廣韻】韻調也。【增韻】音調,樂律也。才調,韻致也。
【韻會】詩也。
叶從紅切,音同。【屈原·離騷】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湯禹儼而求合兮,摰咎繇而能調。

◎ 更的意思

【辰集上 • 曰】更·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 无伦的意思

⒈  无与匹比。

汉 扬雄 《法言·五百》:“贵无敌,富无伦。”
李轨 注:“伦,匹。”
宋 欧阳修 《答许发运见寄》诗:“琼花芍药两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生受盏神驰,嗅其茶,芳烈无伦。”
邹韬奋 《看看宇宙何等的伟大》:“还有若干与此相类的宇宙,或者与我们所处的‘宇宙’遥隔一广漠无伦的空间,亦不可知。”

总述:诗句贾生才调更无伦出自《贾生》。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