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公然抱茅入竹去

诗句
公然抱茅入竹去
拼音
 gōng rán bào máo rù zhú qù
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
韵脚
上声六语、去声六御
上一句
忍能对面为盗贼
下一句
唇焦口燥呼不得

「公然抱茅入竹去」的意思,全诗译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公然抱茅入竹去」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公然抱茅入竹去」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公然抱茅入竹去」辞典释义

◎ 公然的意思

⒈  谓明目张胆,毫无顾忌。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羣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嘆息。”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有祖先坟塋,县中大姓夺佔做了自己的坟墓,公然安葬了。”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科诨》:“有房中道不出口之语,公然道之戏场者,无论雅人塞耳,正士低头,惟恐恶声之污听。”
峻青 《胶济线上》:“我不禁想起了三月间在 南京 召开的国民党二中全会上, 蒋介石 公然地进行战争动员,并通过了许多反对共产党的决议。”

⒉  犹言公开,毫无掩饰。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且退老 西河,取疑夫子,犹使丧明致罚,投杖谢愆,何肯公然自欺,诈相策奉?”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石学士盐》:“曼卿 亦不为人所忌,於是市中公然卖 石学士 盐。”
《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著紫的妇人见 思温,四目相睹,不敢公然招呼。”
鲁迅 《伪自由书·光明所到……》:“中国 监狱里的拷打,是公然的秘密。”

⒊  犹完全,全然。

《西游记》第二一回:“那怪道:‘你硬着头吃吾一柄。’ 大圣 公然不惧。”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十二年来,我认为无望的希望竟公然达到了!”

⒋  犹竟然。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折:“他道是功成马上无多逊,公然把诗书撇下无劳问。”
清 李渔 《怜香伴·随车》:“我的亲事不成也罢了,难道公然让他做去不成。”
郭沫若 《三诗人之死》:“我突然想起关在玄关里的两位诗人来,我跑去看时,公然不见了!”

◎ 抱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抱·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袍上聲。懷也。【說文】袌,俗作抱。【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註】楙音茆。
【廣韻】持也。【增韻】挾也。
【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詩·大雅】亦旣抱子。【禮·儒行】抱義而處。【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
氣向日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抱珥蜺。【註】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揚子·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
【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集韻】房尤切,音浮。蒲侯切,音裒。與掊捊同。引取也。
【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與抛通。棄也,擲也。【史記·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皮日休詩】季春人病抱芳杜。

◎ 茅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茅·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莫交切【韻會】謨交切,音貓。【說文】管也。【易·泰卦】拔茅連茹。【詩·召南】白茅包之。【書·禹貢】包匭菁茅。【蔡邕·獨斷】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謂之授茅土。【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註】時楚以茅爲旌識。
國名。【左傳·襄二十四年】凡、蔣、郉、茅。【註】高平昌邑縣西有茅鄕。
享名。【史記·魏世家註】脩武軹縣有茅亭。
門名。【說苑】楚太子立于茅門之外。
山名。【晉書·許邁傳】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
姓。【通志·氏族略】茅氏,周公之後,子孫以國爲氏,秦有茅焦。
【韻補】迷侯切,音矛。【屈原·離騷】時紛其變易兮,又何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爲茅。
【類篇】莫佩切。茅蒐,蒨草。
【集韻】眉鑣切,音苗。【易·泰卦】拔茅連茹。鄭讀作苗。

◎ 入的意思

【子集下 • 入】入·康熙筆画:2·部外筆画:0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廣韻】納也,得也。
【增韻】沒也。
【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 竹的意思

【未集上 • 竹】竹·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
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爲黃鐘之宮。【釋名】竹曰吹。吹,推也,以氣推發其聲也。
竹。【左傳註】造書于竹。
竹帛。【史記·孝文紀】請著之竹帛,宣布天下。【說文】著之竹帛謂之書。
竹花,竹實。【謝靈運·晉書】元康二年,巴西界竹生花,紫色,結實。【本草】竹花一名草華。【莊子·秋水篇】鵷雛非練實不食。【註】練實,竹實也。
竹醉日。【岳陽風土記】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齊民要術》所謂竹醉日也。
地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史記】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前漢·地理志】孤竹在遼西令支縣。【又】沛郡有竹縣。【註】今竹邑。【又】廣漢郡屬縣有綿竹。【又】零陵郡竹山縣。【水經注】藉水東南流,與竹嶺水合。【穆天子傳】我徂黃竹。【零陵記】桂竹之野。【楊愼集】桂竹,後稱貴竹,今貴州。【福建志】南安縣有苦竹山。
官名。【唐書·百官志】司竹監掌植竹葦,供宮中百司簾篚之屬。
書名:【竹書紀年】【戴凱之·竹譜】【劉美之·續竹譜】。
姓。【廣韻】伯夷、叔齊之後,以竹爲氏。後漢有下邳相竹曾。
草名。【永嘉郡志】靑田縣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爲竹靑。【宛陵詩註】錦竹,草名,似竹而斑。
木名。【益部方物略】竹柏,生峨嵋山,葉繁長而籜似竹。
花藥名。【本草】石竹,瞿麥也。鹿竹、菟竹,黃精也。玉竹,葳蕤也。
菜名。【齊民要術】竹菜,生竹林下,似芹科而莖葉細,可食。【羣芳譜】淡竹葉,一名竹葉菜,嫩時可食。
果名。【桂海虞衡志】木竹,子、皮色、形狀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閒實。
䑕名。【贊寧·筍志】竹根有䑕,大如貓,其色類竹,名竹豚,亦名稚子,杜詩所謂筍根稚子也。
魚名。【桂海虞衡志】竹魚出灕水,狀如靑魚,味似鱖。
酒名。【張協·七命】豫北竹葉。【張華詩】蒼梧竹葉淸。
【集韻】敕六切,音畜。萹竹,草名。
與屬玉之屬通,鴨也。【揚雄·蜀都賦】獨竹孤鶬。
叶職律切。【謝惠連·雪賦】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註】曲,區聿切。竹,職律切。

◎ 去的意思

【子集下 • 厶】去·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
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
【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总述:诗句公然抱茅入竹去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