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黍稷非馨

诗句
黍稷非馨
拼音
 shǔ jì fēi xīn
平仄
仄仄平平
韵脚
下平九青
上一句
笾豆簠簋
下一句
懿兹彝器

「黍稷非馨」出自:《梁郊祀乐章。庆肃》

笾豆簠簋,黍稷非馨。懿兹彝器,厥德惟明。
金石匏革,以和以平。由此无疆,期乎永宁。

「黍稷非馨」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黍稷非馨」辞典释义

◎ 黍稷的意思

⒈  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

《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珍黍稷之收,而不觉秀之者丰壤也。”

⒉  参见“黍离麦秀”。参见“黍离麦秀”。

《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后因以“黍稷”为感叹古今兴亡之典。 宋 韩琦 《寄题广信君四望亭》诗:“古道入秋漫黍稷,远坡乘晚下牛羊。”
王闿运 《上征赋》:“访故 宋 之殿闕兮,宜黍稷之离离。”

◎ 非的意思

【戌集中 • 非】非·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0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
【玉篇】下也。
【玉篇】隱也。
【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
【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

◎ 馨的意思

【戌集下 • 香】馨·康熙筆画:20·部外筆画:11

【廣韻】呼切【集韻】【韻會】【正韻】醯經切,音。【玉篇】香遠聞也。【書·酒誥】黍稷非馨,明德維馨。【詩·大雅】爾殽旣馨。
【周頌】有椒其馨。【楚辭·九歌】折芳馨兮遺所思。【韓愈·答張徹詩】寒狖酸骨怨,怪花醉䰟馨。
【集韻】虛映切,音釁。晉人以爲語助。【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世說新語】王朗之雪中詣王螭,持其臂。螭曰:冷如鬼手馨,强來捉人臂。【通雅】寧寧馨,此呼語辭,今讀能亨,亦云那,向有平去二音,可平可仄,古人多假借字也。

总述:诗句黍稷非馨出自《梁郊祀乐章。庆肃》。作者是唐朝诗人张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