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海客乘槎渡

诗句
海客乘槎渡
拼音
 hǎi kè chéng chá dù
平仄
仄仄平仄仄
韵脚
去声七遇
上一句
石路五丁开
下一句
仙童驭竹回

「海客乘槎渡」出自:《饯郑安阳入蜀》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
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
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

「海客乘槎渡」作者: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

「海客乘槎渡」辞典释义

◎ 海客的意思

⒈  谓航海者。

唐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诗:“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宋史·方技传下·僧志言》:“海客遇风且没,见僧操絚引舶而济。”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常闻海客谈,异説十七八。”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圣者》:“爱牟 听着海客的瀛谈。”

⒉  指海商。

唐 李白 《估客乐》诗:“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宋 梅尧臣 《送杨叔恬应北京辟》诗:“子于文字实广博,海客谩估珠盈船。”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玛宝哈 ﹞专一与海客兑换珍宝货物,不知有多少万数本钱。”

⒊  浪迹四海者。谓走江湖的人。

唐 张固 《幽闲鼓吹》:“丞相 牛僧孺 应举时,知 于頔 相奇俊,特诣 襄阳 求知。住数日,两见,以海客遇之, 牛公 怒而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能豪饮。 徐 见其衣服垢敝,颇偃蹇,不甚为礼; 韩 亦海客遇之。”

◎ 乘的意思

【子集上 • 丿】乘·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9

〔古文〕【唐韻】食陵切【集韻】【韻會】神陵切,音繩。【廣韻】駕也,登也。【易•乾卦】時乘六龍以御天。
因也。【孟子】不如乘勢。【老子•道德經】乗乗兮若無所歸。
治也。【詩•豳風】亟其乘屋。
勝也。【周語】乘人不義陵也。
計也。【周禮•夏官•槀人】乘其事,試其弓弩,以下上其食而誅賞。
姓。漢煮棗侯乗昌。
【廣韻】【韻會】實證切【集韻】石證切,音剩。車也。【詩•小雅】元戎十乘,以先啓行。
物雙曰乘。【左傳•僖三十三年】弦高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揚子•方言】雙鴈曰乘。
物四數皆曰乘。【禮•少儀】乘壺酒。【孟子】發乗矢。
乗丘,地名。【爾雅•釋地註】乗丘,形似車乘也。
草名。【爾雅•釋草】望乘車。【註】可爲索,長丈餘。
【韻會】乘者,載也。取載事爲名。【孟子】晋之乗。◎按《韻瑞》引晋乘入平聲,誤。今宗譜曰家乘,義與史乘通。
【傳燈錄】禪有淺深階級,一小乘,一大乘。頓悟自心無漏智,此心卽佛,曰最上乘。【宋沙門契嵩•原敎篇】五乘皆統之於三藏。一人乗,二天乗,三聲聞乗,四緣覺乘,五菩薩乘。後三乘導其徒出世也。前二乗以欲不可輒去,就其情而制之也。皆去聲。
【集韻】諸應切,音證。姓也。【說文】本作椉。

◎ 槎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槎·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唐韻】【韻會】仕下切【集韻】側下切【正韻】茶下切,音厏。【說文】衺斫也。本作。【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尚書·刋木註】刋,槎其木。
【唐韻】仕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加切,音查。義同。
桴也。同查。見查字註。

◎ 渡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渡·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音度。【說文】濟也。【廣雅】去也,通也。
通作度。【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集韻】或作。

总述:诗句海客乘槎渡出自《饯郑安阳入蜀》。作者是唐朝诗人骆宾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