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数声飘去和秋色

诗句
数声飘去和秋色
拼音
 shù shēng piāo qù hé qiū sè
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
入声十三职
上一句
玉关摇落又南飞
下一句
一字横来背晚晖

「数声飘去和秋色」出自:《新雁》

湘浦波春始北归,玉关摇落又南飞。数声飘去和秋色
一字横来背晚晖。紫阁高翻云幂幂,灞川低渡雨微微。
莫从思妇台边过,未得征人万里衣。

「数声飘去和秋色」作者: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因事去官,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后召为左补阙,迁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昭宗复位,融起草诏书十数篇,才思敏捷,文笔精当,为…

「数声飘去和秋色」辞典释义

◎ 数的意思

【卯集下 • 攴】数·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
【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
【集韻】阻切,音所。義同。
【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音捒。算數也。【羣經音辨】計之有多少曰數。【類篇】枚也。【易·節卦】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疏】數度,謂尊禮命之多少。
【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治數,每事多少異也。【後漢·律曆志】隷首作數。【註】隷首,黃帝之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頻數也。【禮·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
【爾雅·釋詁】數,疾也。【疏】皆謂急疾也。
【集韻】蘇谷切,音速。【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聲之誤也。【史記·賈生傳】淹數之度兮,語余其期。【註】徐廣曰:數,速也。
【集韻】【韻會】趨玉切,音促。細也。【孟子】數罟不入洿池。【趙岐註】密細之網。
【集韻】聳取切,音繏。數數,猶汲汲也。
所錄切,松入聲。汲水疾也。【莊子·天地篇】數如泆湯。
所六切,音縮。數數,迫促意。
仕角切,音浞。促也。
【韻補】叶先奏切。【陸機·宣猷堂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 声的意思

【丑集中 • 士】声·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字彙】同。【正字通】俗聲字。
(聲)〔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 飘的意思

【戌集下 • 風】飘·康熙筆画:20·部外筆画:11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標。【玉篇】旋風也。【詩·檜風】匪風飄兮。【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註】必遙反。謂疾風。
【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音瓢。義同。【爾雅·釋天】回風爲飄。【釋文】飄,音瓢。【詩·小雅】飄風發發。【釋文】飄,避遙反。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嫖。飄颻。【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
【韻會】吹也。【曹植詩】驚風飄白日。【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落也。【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註】落也。【韻義】飄,匹遙反。
【韻會】通作漂。【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通作縹。【前漢·揚雄傳】縹縹有凌雲之志。
【集韻】匹妙切,音剽。【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說文】作。【六書故】作。

◎ 去的意思

【子集下 • 厶】去·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
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
【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 和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和·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
【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書·堯典】乃命羲和。【註】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
【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註】和,十三簧。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爲左右和之門。【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
雲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
【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臥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
【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
【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臥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 秋色的意思

⒈  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愴,松声断絶,百年几何,归于此别。”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支凝夜紫。”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
峻青 《秋色赋》:“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⒉  与秋时相应的颜色。指白色。

《太平御览》卷二四引《礼记·月令》“立秋之日……天子居总章左个,乘白骆”注:“乘白骆,从秋色也。”

总述:诗句数声飘去和秋色出自《新雁》。作者是唐朝诗人吴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