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有琴不张弦

诗句
有琴不张弦
拼音
 yǒu qín bù zhāng xián
平仄
仄平仄平平
韵脚
下平一先
上一句
将明济物功
下一句
众星列梧桐

「有琴不张弦」出自:《题贾氏林泉》

市朝束名利,林泉系清通。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轻流逗密蓧,直干入宽空。高吟五君咏,疑对九华峰。
我知种竹心,欲扇清凉风。我知决泉意,将明济物功。
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淡澹听,声在无声中。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有琴不张弦」作者:

聂夷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

「有琴不张弦」辞典释义

◎ 有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有·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 琴的意思

【午集上 • 玉】琴·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8

〔古文〕珡【唐韻】巨今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音靲。【說文】本作珡,禁也。象形。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絃。周加二絃。【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白虎通】琴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琴論】伏羲氏削桐爲琴,面圓法天,底方象地,龍池八寸通八風,鳳池四寸合四氣。琴長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廣六寸,象六合。前廣後狹,象尊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絃象五行,大絃爲君,小絃爲臣,文武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禮圖】琴第一絃爲宮,次商角羽徵,次少宮,次少商。琴有絃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脣名龍唇,足名鳳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長者龍池,短者鳳沼。臨岳琴首,絚絃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絃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繫絃者也。軫支足下,轉扭調絃者也。【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嬰䃌貢梓。帝命下相柏皇爲琴,曰丹維,曰祖牀。帝俊琴曰電母。俊之子晏龍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國阿。周宣王琴曰嚮風,銘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無虧撫琴爲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靑翻。崔駰琴曰臥冰。戴逵琴曰黑鵠。逵之子仲若琴曰躍魴。兄勃琴曰應谷。柳文暢琴曰春風。此數名可與號鍾,露越,綠綺,焦尾同備藻繪也。
地名。【公羊傳·定八年】甲起於琴如。【註】琴如,地名。
【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冬夏播琴。【註】郭曰:播琴猶播殖,方俗言耳。
姓。琴張,孔子弟子,字子開。見【左傳·昭二十年】。
人名。【山海經】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國,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
蟲名。【山海經】肅愼氏之國有蟲,獸首蛇身,名曰琴蟲。【註】郭曰:亦蛇類也。
琴城,冢名。【水經注】楚人謂冢爲琴,六安縣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傳卽臯陶之冢。
簷前鐵馬曰風琴。【王半山詩】風鐵相敲固可鳴,朔兵行夜響行營。如何淸世容高枕,翻作幽窻枕上聲。

◎ 不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不·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3

〔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 张的意思

【寅集下 • 弓】张·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古文〕弡【唐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帳平聲。【說文】施弓弦也。【禮·曲禮】張弓尚筋。【儀禮·鄕射禮】勝者執張弓。
【廣雅】大也。【詩·大雅】孔修且張。【書·康王之誥】張皇六師。
【廣雅】施也。【史記·武帝紀】張羽旗,設供具,以祀神君。
【廣韻】開也。【老子·道德經】將欲翕之,必故張之。
【韻會】設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酒張坐飮。
施絃曰張。【前漢·董仲舒傳】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羅取鳥獸曰張。【周禮·秋官·冥氏】掌設弧張。【註】弧張,罿罦之屬。【後漢·王喬傳】自縣詣臺朝,輒有雙鳧飛來,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焉。
計物之數曰張。【左傳·昭十三年】子產以幄幕九張行。【後漢·明帝八王傳】寵有彊弩數千張。
星名。【史記·律書】西至于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天官書】張素爲廚,主觴客。【正義】張六星,六爲嗉,主天廚飮食,賞賚觴客。
譸張,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蹶張,以足張弩也。【前漢·申屠嘉傳】以材官蹶張。【註】如淳曰:能脚踏强弩張之,故曰蹶張。師古曰:今之弩,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張者曰蹶張。
乖張,相戾也。【司馬貞·補史記序】其中遠近乖張。
姓。【廣韻】本自軒轅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風俗通云: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出淸河,南陽,吳郡,安定,燉煌,武威,范陽,犍爲,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詩·小雅】張仲孝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廣韻】張施。【集韻】設也。【周禮·天官·掌次】掌凡邦之張事。【前漢·王尊傳】供張如法而辦。
【韻會】自侈大也。【左傳·桓六年】隨張必棄小國。【釋文】張,豬亮反。
張絃之張,亦音帳。【嵆康·琴賦】伶倫比律,田連操張,進御君子,新聲㺒亮。
與脹通。【左傳·成十年】晉侯將食張如厠。【註】張,脹滿也。
與帳通。【史記·高帝紀】復留止張飮三日。【註】張,幃帳也。
【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疏】血旣動作,脈必張起,故言張脈也。【釋文】張,中亮反。
雄張。【後漢·班超傳】于寘王雄張南道。【註】雄張,猶熾盛也。張,丁亮反。

◎ 弦的意思

【寅集下 • 弓】弦·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賢。【說文】弓弦也。从弓,象絲軫之形也。【儀禮·鄕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
半月曰弦。【釋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前漢·律歷志】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
國名。【春秋·僖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註】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
姓。【廣韻】風俗通云:弦子後。【左傳·僖二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哀四年】齊乞弦施救范氏。【哀十一年】使問弦多以琴。
脈數曰弦。【史記·倉公傳】脈長而弦。
弦蒲,弦中,皆地名。【前漢·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藪曰弦蒲。【註】在汧縣,又雍州山北有蒲谷鄕弦中谷。
與絃通。【禮·文王世子】春誦夏弦。【樂記】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总述:诗句有琴不张弦出自《题贾氏林泉》。作者是唐朝诗人聂夷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