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世德作求

诗句
世德作求
拼音
 shì dé zuò qiú
平仄
仄仄仄平
韵脚
下平十一尤
上一句
王配于京
下一句
永言配命

「世德作求」的意思,全诗译文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后能继前惟周邦,世代有王都圣明。三位先王灵在天,武王配天居镐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武王配天居镐京,德行能够匹先祖。上应天命真长久,成王也令人信服。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成王也令人信服,足为人间好榜样。孝顺祖宗德泽长,德泽长久法先王。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爱戴天子这一人,能将美德来承应。孝顺祖宗德泽长,光明显耀好后进。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光明显耀好后进,遵循祖先的足迹。基业长达千万年,天赐洪福享受起。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天赐洪福享受起,四方诸侯来祝贺。基业长达千万年,那愁没人来辅佐。

「世德作求」出自:《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世德作求」作者: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

「世德作求」辞典释义

◎ 世德的意思

⒈  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

《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郑玄 笺:“以其世世积德,庶为终成其大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及一日有文移发召之警,则又承藉世德,不蒙矢石,备战守驭车僕焉。”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以遗绍自肩,谓世德传衍在予。”

⒉  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

《文选·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李善 注:“言歌咏世有俊德者之盛业。”

◎ 作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作·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5

〔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
振也。【書·康誥】作新民。
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
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
汨作,逸書篇名。
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
【集韻】【韻會】【正韻】子賀切,音佐。【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韻補】叶總古切,音阻。【韓愈·處州孔子廟】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叶子悉切,音卽。【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 求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求·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
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
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
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
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
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
【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
【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
叶彊於切,音渠。【陳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
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鮮希有。斗阡石萬,貴不可求。

总述:诗句世德作求出自《下武》。作者是先秦诗人诗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