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谁能谈笑解重围

诗句
谁能谈笑解重围
拼音
 shuí néng tán xiào jiě chóng wéi
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
韵脚
上平五微
上一句
闻道王师犹转战

「谁能谈笑解重围」出自:《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顾,
塞鸿何事复南飞。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谁能谈笑解重围」作者:

皇甫冉(约717─770),字茂政,润州丹阳人,历任无锡尉、左拾遗、左补阙等。今存诗二卷。

「谁能谈笑解重围」辞典释义

◎ 谁的意思

【酉集上 • 言】谁·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8

【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
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
【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
【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
【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卒者,長所領士卒也。
姓。【萬姓統譜】誰龍,明正德閒九江府照磨。
【讀書通】通作孰,引《莊子·列禦》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通作疇。引《書·舜典》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卽孰若,與誰同。
【韻會】亦作譙。【史記·衞綰傳】不譙呵綰。【註】責讓也。譙,音誰,呵,音何。【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師古曰:不誰何者,猶言不借問耳。【集韻】或作唯。

◎ 能的意思

【未集下 • 肉】能·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 谈笑的意思

⒈  说笑;又说又笑。

《孟子·告子下》:“有人於此, 越 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
唐 刘禹锡 《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茅盾 《子夜》十四:“前边大餐间里还是热闹着谈笑和牌声。”

⒉  形容态度从容。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宋 陆游 《书事》诗:“北征谈笑取关河,盟府何人策战多。”

◎ 解的意思

【酉集上 • 角】解·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6

【唐韻】【正韻】佳買切【集韻】【韻會】舉嶰切,皆上聲。【說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左傳·宣四年】宰夫解黿。【前漢·湯傳】支解人民。【註】謂解其四支也。
【博雅】散也。【玉篇】緩也。【易·解卦註】解,難之散也。【正義】解有兩音,一古買反,謂解難之初。一諧買反,謂旣解之後。故序卦云:解者,緩也。險難解釋,物情舒緩,故爲解也。【前漢·張耳餘傳】今獨王,恐天下解也。【註】謂離散其心也。
【玉篇】釋也。【儀禮·大射禮·解綱註】解,猶釋也。【文心雕龍】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諜。解者,釋也。解釋結滯,徵事以對也。
【廣韻】脫也。【禮·曲禮】解屨不敢當階。
【博雅】說也。【史記·封禪書】船交海中,皆以風爲解。【註】皆自解說,遇風不至也。
【廣韻】講也。一曰釋詁也。【禮·經解疏】解者,分析之名。
樂曲解。【古今樂錄】傖歌以一句爲一解,中國以一章爲一解。王僧䖍啓云:古曰章,今曰解。解有多少,當是先詩而後聲也。
【字彙補】削也。【魯語】晉文公解曹地,以分諸侯。
止也。【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兹謂追非。
開也。【後漢·耿純傳贊】嚴城解扉。
達也。【莊子·秋水篇】無南無北,奭然四解。
解構,猶閒構也。【後漢·隗囂傳】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猶會合煩辱也。【淮南子·俶眞訓】孰肯解構人閒之事,以物煩其性命乎。
道家有尸解術。【史記·封禪書】爲方僊道,形解銷化。【集解】尸解也。【問奇集】《金壷字考》攺音假,非。
梵言目帝羅,此雲解脫。荆溪淨名記,若正用功,解可作古買切。功成日,解應作戸買切。强分二音,亦非。
解解,戟多之貌。【揚子·太經】次七:何戟解解遘。
【集韻】【韻會】下買切【正韻】胡買切,音蟹。義同。
【增韻】物自解散也。【孔安國·尚書序】逃難解散。【註】解音蟹。
【廣韻】曉也。【禮·學記】相說以解。【註】解物爲解,自解釋爲解,是相證而曉解也。【魏志·賈詡傳】太祖與韓遂、馬超戰渭南,問計於詡。對曰:離之而已。太祖曰:解。【註】謂曉悟也。
【博雅】跡也。【爾雅·釋獸】,其跡解。【註】其跡名解。
地名。【左傳·昭二十二年】王師軍於解。【註】洛陽西南有大解、小解。
【史記·甘茂傳】今公與楚解口地。【索隱】秦地名。【正義】解口,猶開口也。
州縣名。【一統志】春秋爲晉之解梁城,戰國屬魏,漢爲解縣,屬河東郡,五代漢始置解州,治解縣,元屬平陽路,明因之。
姓。【廣韻】自唐叔虞食邑于解,後因氏。
複姓。【姓苑】北魏有解枇氏,後攺爲解氏。
【說文】解廌,獸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弄解豸。【註】解豸,似鹿,一角,一名神羊。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者。唐御史法冠,一名解廌冠,取其能觸邪也。【晉書·輿服志】作獬豸。【王充·論衡】作觟。
與嶰通。嶰谷,谷名。【前漢·律歷志】取竹之解谷。【孟康曰】解,脫也。一說昆侖之北谷名也。
與澥通。【前漢·揚雄傳】江湖之雀,勃解之鳥。
與蟹同。【呂覽·恃君篇】大解、陵魚,大人之居。【山海經】作大蟹。
【唐韻】尸賣切【集韻】【韻會】下解切,蟹去聲。亦判也,散也,曉也,獸也,地名也。
【玉篇】接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茭解中有變焉,故挍。【註】茭,弓檠也。茭解,謂接中也。
支節也。【前漢·賈誼傳】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師古註】解,支節也。
與懈同。【詩·大雅】不解于位。【註】解,怠惰也。【禮·月令】民氣解惰。
與邂同。【正字通】解后,卽邂逅,言彼此不期而遇也。【六書正譌】別作邂,非。
【廣韻】古隘切【集韻】【韻會】居隘切【正韻】居拜切,皆去聲。【類篇】除也。一曰聞上也。【韻會】發也。【唐制】進士由鄕而貢曰解額。
【國史補】外府不試而貢者,謂之拔解。【宋史·選舉志】天下之士,屛處山林,令監司守臣解送。
【職官志】入額人一任實滿四年,與解發赴銓。【正字通】凡官司解報、杻解,皆此音。【韻會】讀若懈,非。
與廨同。【玉篇】署也。【商子·墾令篇】高其解舍。【左思·吳都賦】解署棊布。【註】言非一也。
【集韻】口賣切,楷去聲。解垢,詭曲之辭。【莊子·胠篋篇】解垢同異。【音義】又音楷。
叶舉履切,音几。【古詩】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叶居縊切,音記。【楚辭·九章】愁鬱鬱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解。心鞿羈而不開兮,氣繚轉而自締。
叶訖力切,音棘。【詩·魯頌】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叶舉下切,嘉上聲。【僧皎然·題毗沙天王像】憶昔胡兵圍未解,感得此神天之下。【俗書正誤】解从刀、牛。俗从羊作觧,非。廨字原从厂作。

◎ 重围的意思

⒈  层层包围。

《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冒白刃,突重围。”
明 孙如兰 《挽孙武公》诗:“回首中原事已非,书生百战出重围。”
茅盾 《子夜》十五:“女工们的怒潮把他们冲倒,把他们卷入重围。”

总述:诗句谁能谈笑解重围出自《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皇甫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