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居然古人风
- 拼音
- jū rán gǔ rén fēng
- 平仄
- 平平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一东
- 上一句
- 郎署有伊人
- 下一句
- 天子顾河北
「居然古人风」出自:《送陆员外》
拜手辞上官,缓步出南宫。九河平原外,七国蓟门中。
阴风悲枯桑,古塞多飞蓬。万里不见虏,萧条胡地空。
无为费中国,更欲邀奇功。迟迟前相送,握手嗟异同。
行当封侯归,肯访商山翁。
「居然古人风」作者: 王维
「居然古人风」辞典释义
◎ 居然的意思
⒈ 犹安然。形容平安,安稳。
引《诗·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 地被山带 河 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 繆公 以来,至於 秦王,二十餘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别李参军序》:“江 汉 浩浩而长流,天地居然而不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余昔经 桐庐 古邑,山水苍翠, 严先生 钓石,居然无恙。”⒉ 显然。
引《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岑参 在 西安 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 铁关 西。’ 韦应物 作郡时亦有诗云:‘寧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閒澹之趣,居然自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唐 毋煚 有《古今书録》四十卷,又节略羣书四録而成,即体製居然可见,惜并不存。”
叶圣陶 《外国旗》:“她的声音不见得动听,但居然是一种哀怨的语调。”⒊ 俨然。形容很像。
引明 刘若愚 《酌中志·各家经管纪略》:“本政一断荤酒,皈依 释 氏,居然一头陀也。”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纲盐改票》:“其黠者颇与文人名士相结纳,藉以假借声誉,居然为风雅中人。”⒋ 竟;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引唐 裴度 《雪中讶诸公不相访》诗:“满空乱雪花相似,何事居然无赏心?”
明 高启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诗:“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
秦牧 《深情注视壁上人……》:“这群雇佣兵在溃逃途中,烟瘾发作,居然躺在公路旁点起烟灯抽烟,结果一批批都被俘虏了。”⒌ 倨然。傲慢的样子。居,通“倨”。
引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而婆罗门居然简傲,垂帷以对,终不面谈。”
◎ 古人的意思
⒈ 古时的人。
引《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
汉 班昭 《东征赋》:“盍各言志,慕古人兮。”
唐 韩愈 《复志赋》:“考古人之所佩兮,閲时俗之所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古人行事,殊非今人所及。”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⒉ 指亡故之人。
引《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按,此指亡妻。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復奉齐酎见 高祖 之庙乎!”
颜师古 注:“古人谓先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黄州忆王子立》:“张师厚 久已死,今年 子立 復为古人,哀哉!”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李兄 果是我八拜至交,指望再得相会,谁知已作古人!”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汪原放 君已经成了古人了。”⒊ 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亦称早期智人。如我国的 广东 马坝 人、 湖北 长阳 人和 山西 丁村 人等。
◎ 风的意思
【戌集下 • 風】风·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0
〔古文〕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又【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又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又【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又【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又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又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又【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又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又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又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又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又【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又【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又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又姓。黃帝臣風后。又風胡,見【越絕書】。又【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又【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又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又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又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又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又【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总述:诗句居然古人风出自《送陆员外》。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