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的字义
更新:
『陟』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戌集中 • 阜】陟·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7
又【太甲】若陟遐,必自邇。
又【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迹。【詩·周南】陟彼崔嵬。
又【廣韻】進也。【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又【玉篇】高也。【爾雅·釋山】山三襲陟。【疏】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
又人名。【書·君奭】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
又【集韻】的則切,音得。【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二曰觭夢,三曰咸陟。【註】陟之爲言得也。讀如王德翟人之德。言夢之皆得也。【集韻】或作徏徝騭。
『陟』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陟【卷十四】【部】
登也。从从步。
,古文陟。竹力切
(陟)登也。釋詁曰。陟、陞也。毛傳曰。陟、也。陞者、
之俗字。
者、登之叚借。禮喪服注曰。今文禮皆登爲
。俗誤巳行久矣。據鄭說則古文禮皆作登也。許此作登不作
者、許書說解不用叚借字也。漢人用同音字代本字。旣乃不知有本字。所謂本有其字、依聲託事者然也。从
步。謂緣
而步也。
有層次可尋。是謂會意。竹力切。一部。
()古文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