黿的字义
更新:
『黿』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亥集下 • 黽】黿·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4
又天黿,次名。【周語】武王伐紂,星在天黿。【註】星,辰星也。天黿,次名。一曰枵。○按云辰星是月在須女,伏天黿之首也。《字彙》謂辰星次名,誤。
又蜤蜴也。【史記·周本紀】龍亡而漦在櫝,化爲伭黿,以入王後宮。【索隱曰】亦作蚖,蜤蜴也。
又【廣韻】五丸切【集韻】五官切,音岏。義同。
又【韻補】叶虞雲切,音輑。【蘇軾·季氏潛珍閣銘】因石阜以庭宇,跨飮江之鼇黿,岌飛簷與鐵柱,插淸江之奫淪。
『黿』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黿【卷十三】【黽部】
大鼈也。从元聲。愚袁切
(黿)大鼈也。今目驗黿與鼈同形。而但分大小之別。从黽。元聲。愚袁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