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的字义
更新:
『父』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巳集中 • 父】父·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又【詩·小雅】以速諸父。【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諸父。
又老叟之稱。【史記·馮唐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爲郞。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府。【集韻】同甫。【廣韻】男子之美稱。【詩·大雅】維師尚父。【箋】尚父,呂望也。尊稱焉。◎按管仲稱仲父。孔子稱尼父。范增稱亞父。皆倣此。
又野老通稱。【戰國策】田父見之。
又【詩·小雅】祈父。【傳】司馬也。
又【春秋·桓十三年】盟于武父。【註】武父,鄭地。【釋文】音甫,有父字者,皆同甫音。
又【廣韻】漢複姓。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漢主父偃,左傳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漢初皇父鸞,改父爲甫。
又【正韻】防父切,音附。父母。〇按父字古無去聲。正韻始收入五暮。俗音从之。防父切,父字誤。
又叶扶缶切【蘇轍·釀酒詩】誰來共佳節,但約鄕人父,生理正艱難,一醉陶衰朽。
『父』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父【卷三】【又部】
矩也。家長率教者。从又舉杖。扶雨切
(父)巨也。以曡韵釋之。家長率教者。率同䢦。先導也。經傳亦借父爲甫。从又舉杖。學記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故從又舉杖。扶雨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