屦的字义
更新:
『屦』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寅集上 • 尸】屦·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4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正韻】居御切,音句。【說文】履也。从履省,婁聲。
又鞮也。【徐曰】鞮,革履也。【釋名】屨,拘也,所以拘足也。【周禮·天官】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註】複下曰舄,禪下曰屨。【疏】複下謂重底,禪下謂禪底也。【儀禮·士喪禮】夏葛屨,冬白屨。【禮·曲禮】侍坐於長者,屨不上於堂。
又【增韻】同鞻。【周禮】有鞮鞻氏。
『屦』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屨【卷八】【履部】
履也。从履省,婁聲。一曰鞮也。九遇切
(屨)也。晉蔡謨曰。今時所謂者、自漢以前皆名屨。左傳。踊貴屨賤。不言賤。禮記。戶外有二屨。不言二。賈誼曰。冠雖敝。不以苴。亦不言苴屨。詩曰。糾糾葛屨。可以霜。屨、舄者一物之別名。者足踐之通稱。按蔡說極精。易、詩、三禮、春秋傳、孟子皆言屨。不言。周末諸子、漢人書乃言。詩、易凡三。皆謂踐也。然則本訓踐。後以爲屨名。古今語異耳。許以今釋古。故云古之屨卽今之也。周禮屨人。掌爲舄屨。鄭云。複下曰舄。襌下曰屨。古人言屨以通於複。今世言屨以通於襌。俗易語反與。方言。屝屨麤也。其通語也。从省。婁聲。九遇切。古音在四部。一曰鞮也。革部鞮下曰。屨也。二字爲轉注。方言曰。襌者謂之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