缗的字义
更新:
『缗』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未集中 • 糸】缗·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9
又【說文】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詩·大雅】言緡之絲。【註】緡,被也。
又錢貫也。【前漢·武帝紀】初筭緡錢。【註】緡,絲也,以貫錢也。
又邑名。【左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註】緡,宋邑。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
又【集韻】呼昆切,音昏。義同。
又【集韻】彌延切,音棉。通作緜。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莊子·則陽篇】雖使丘陵草木之緡。【音義】緡,盛也。
又【莊子·在宥篇】當我緡乎。【音義】緡,泯合也。
又【集韻】美隕切。愍或作緡。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