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的字义
更新:
『芋』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申集上 • 艸】芋·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3
又【儀禮·士喪禮註】齊人或名全菹爲芋。
又【廣韻】雲俱切,音于。草盛貌。
又【集韻】【韻會】匈于切【正韻】休居切,音吁。【揚子·方言】大也。【詩·小雅】君子攸芋。【註】香于反。
又火吳反。或作吁。
又陳有芋尹,見【左傳】蓋以鳥名官。
『芋』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芋【卷一】【艸部】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王遇切〖注〗徐鍇曰:“芌猶言。
,驚辤,故曰駭人。”
(芋)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口部曰。吁、驚也。毛傳曰。訏、大也。凡于聲字多訓大。芋之爲物。葉大根實。二者皆堪駭人。故謂之芋。其字从艸于聲也小雅。君子攸芋。毛傳。芋、大也。謂居中以自光大。箋云。芋當作幠。从艸。亏聲。王遇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