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字义
更新:
『铜』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戌集上 • 金】铜·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6
又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又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脚,入水不腐。
又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
又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
又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註】銅鞮,晉離宮。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
又【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
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
又【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
又與洞通。【山海經】洞庭之山。【註】洞,或作銅。
『铜』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銅【卷十四】【金部】
赤金也。从金同聲。徒紅切
(銅)赤金也。銅色本赤。今之白銅、㸃化爲之耳。食貨志曰。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孟康曰。赤金、丹陽銅也。按丹陽銅卽吳王濞傳章郡銅山、貨殖傳章山之銅也。从金。同聲。徒紅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