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的字义
更新:
『盡』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午集中 • 皿】盡·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9
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又姓。見【萬姓統譜】。
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津上聲。【類篇】極也。【正韻】盡之也。【書·康誥】往盡乃心。【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禮·樂記】殷周之盡矣。
又【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又【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盡』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盡【卷五】【皿部】
器中空也。从皿㶳聲。慈刃切
(盡)器中空也。釋詁。觳悉卒泯忽滅罄空畢罊殲拔殄盡也。曲禮曰。虛坐盡後。實坐盡前。卽忍切。俗作儘。亦空義之引伸。从皿。㶳聲。慈忍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