骀的字义
更新:
『骀』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亥集上 • 馬】骀·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5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玉篇】駑馬銜脫也。【崔寔政論】馬駘其銜。
又駘蕩,曠遠也。
又地名。【左傳·昭九年】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註】駘在始平武功縣。
又【哀六年】遷孺子於駘。【註】駘,齊邑。【釋文】他才反。
又徒來反。
又神名。【韻會】金天氏子曰晞,生允格臺駘。
又人名。【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
又【五音集韻】土來切,音胎。義同。
又【廣韻】徒亥切【集韻】【正韻】蕩亥切,音待。【玉篇】駘蕩,廣大意。
又【正字通】春色舒放曰駘蕩。
又【廣韻】疲也,鈍也。
又【類篇】駘騱,馬不進也。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音義】駘音殆。李云:哀駘,醜貌。它,其名也。
又與跆同。【史記·天官書】兵相駘籍。【前漢書】作跆。
『骀』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駘【卷十】【馬部】
馬銜脫也。从馬台聲。徒哀切
(駘)馬銜脫也。銜者、馬勒口中者也。脫當作挩、解也。馬銜不在馬口中、則無以控制其馬。崔實政論曰馬駘其銜是也。銜脫則行遲鈍。廣雅曰駑駘也是也。又引伸爲寬大之意。漢有臺名駘盪及春色駘蕩是也。从馬。台聲。徒哀切。一部。亦徒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