觱的字义
更新:
『觱』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酉集上 • 角】觱·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9
又觱發,風寒也。【詩·豳風】一之日觱發。【說文】作滭冹。
又觱沸,泉湧出貌。【詩·小雅】觱沸檻泉。【玉篇】或作滭。
又【廣韻】【集韻】王勿切,音䬑。亦羌人吹角。【說文】本作。【六書正譌】吹皆角音,故从角。,古誖字,諧聲。然今時惟知觱矣。《說文》冹,一之日㓖冹。
『觱』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卷四】【角部】
羌人所吹角屠,以驚馬也。从角
聲。
,古文誖字。卑吉切
()羌人所龡角屠
。句。㠯驚馬也。羌人、西戎也。屠
、羌人所吹器名。以角爲之。以驚中國馬。後乃以竹爲管。以蘆爲首。謂之觱篥。亦曰篳篥。唐以編入樂部。徐廣車服儀制曰角者前世書記不載。或云本出羌胡。以驚中國之馬也。按仌部㓖冹。今詩作觱發。水部畢沸。今詩作觱沸。皆假借字也。从角。
聲。卑吉切。按
聲古音在十五部。
、古文誖字。古當爲籒。言部云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