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的字义
更新:
『髀』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亥集上 • 骨】髀·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8
又【祭統】殷人貴髀。【註】爲其厚也。
又【集韻】母婢切,音弭。義同。
又【廣韻】傍禮切,音陛。與䯗同。或作䏶。
『髀』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髀【卷四】【骨部】
股也。从骨卑聲。䠋,古文髀。并弭切
(髀)股外也。各本無外。今依爾雅音義、文七命注、玄應書、太平御覽補。股外曰髀。髀上曰髖。肉部曰股、髀也。渾言之。此曰髀、股外也。析言之。其義相足。大部曰奎、兩髀之閒也。从骨。卑聲。幷弭切。十六部。
(䠋)古文髀。從足者、足所恃以能行也。鄭司農注周禮典同曰。鍾形下當䠋。按其文義當是庳之假借。庳、卑也。列女傳。古者婦人身子。寑不側。坐不邊。立不䠋。按其文義。當是跛之假借。今兩書皆譌作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