幘的字义
更新:
『幘』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寅集中 • 巾】幘·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1
又與䶦同。【集韻】齒相値。亦作幘。【左傳·定九年】晳幘而衣貍製。【註】幘,齒上下相値也。
『幘』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幘【卷七】【巾部】
髮有巾曰幘。从巾責聲。側革切
(幘)髮有巾曰幘。方言曰。覆髻謂之幘巾。或謂之承露。或謂之覆?。獨曰。幘、古者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漢以後服之。其制日詳。詳見司馬氏輿服志。从巾。
聲。側革切。十六部。
【寅集中 • 巾】幘·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1
幘【卷七】【巾部】
髮有巾曰幘。从巾責聲。側革切
(幘)髮有巾曰幘。方言曰。覆髻謂之幘巾。或謂之承露。或謂之覆?。獨曰。幘、古者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漢以後服之。其制日詳。詳見司馬氏輿服志。从巾。
聲。側革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