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的字义
更新:
『斜』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卯集下 • 斗】斜·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
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
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斜』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斜【卷十四】【斗部】
杼也。从斗余聲,讀若荼。似嗟切
(斜)抒也。抒各本从木。今正。手部曰。抒者、挹也。挹者、抒也。水部浚、抒也。革部?、所以抒井也。臼部舀、抒臼也。凡以斗挹出之謂之斜。故字从斗。音轉義移。乃用爲衺。俗人乃以人之衺正作邪。物之衺正作斜。其可有如此者。从斗。余聲。讀若荼。荼當作余。今似嗟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