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的字义
更新:
『嚇』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丑集上 • 口】嚇·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4
又【廣韻】笑聲。
又【廣韻】呼格切【集韻】郝格切,音赫。義同。【詩·大雅·釋文】毛音許白反。【莊子·秋水篇釋文】又許伯反。
又【廣韻】怒也。【集韻】通作赫。或作䓇奭。
『嚇』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唬【卷二】【口部】
嗁聲也。一曰虎聲。从口从虎。讀若暠。呼訏切
(唬)虎聲也。鍇本不誤。鉉本改爲嗁聲。誤甚。自吠篆已下。皆言鳥獸矣。通俗文曰。虎聲謂之哮。唬當讀呼去聲。亦讀如罅字。从虎口、虎亦聲也。五部。从口虎。與吠意同。主於說口。故不入犬、虎部。○此下鍇有一曰虎聲四字。鉉本此四字在从口之上。皆淺人誤增。讀若暠。說文無此字。鉉用唐韵呼訝切。玉篇呼交切。與此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