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字义
更新:
『狼』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巳集下 • 犬】狼·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又狼藉。【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註】狼戾,猶狼藉也。
又【周禮·秋官】條狼氏。【註】條,當爲滌器之滌。狼狼扈道上。【疏】狼狼扈道上者,謂不蠲之物在道,猶今言狼藉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有大星曰狼。狼角變色,多盜賊。
又【律書】西至於狼。狼者,言萬物可度量。斷萬物故曰狼。
又【杜篤·論都賦】寥狼邛莋。【註】寥狼,猶擥擾也。
又地名。【左傳·文九年】楚子師於狼淵,以伐鄭。【史記·秦本紀】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
又白狼縣,屬右北平郡。臯狼縣,屬西河郡。皆見【前漢·地理志】。
又【後漢·明帝紀】西南夷白狼動黏諸種,前後慕義貢獻。
又草名。【爾雅·釋草】孟狼尾。【註】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又姓。【左傳·文二年】狼瞫取戈以斬囚。
又【集韻】里黨切。音朗。狼犺,獸名。似猴。
又郁狼,漢侯國。【韋昭曰】屬魯。狼音盧黨反。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集韻】【韻會】郞宕切,音浪。博狼,地名。在陽武。【前漢·張良傳】秦皇帝東遊,至博狼沙中【註】師古曰:狼音浪。◎按史記本作浪。
『狼』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狼【卷十】【犬部】
似犬,銳頭,白頰,高前,廣後。从犬良聲。魯當切
(狼)佀犬。銳頭白頰。高歬廣後。詳其狀可識別也。毛傳曰。狼、獸名。釋獸曰。狼、牡貛。許謂貛卽貒。从犬、良聲。魯當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