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字义
更新:
『骨』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亥集上 • 骨】骨·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0
又牲骨。【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
又多骨,白荳別名。見【本草綱目】。
『骨』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骨【卷四】【骨部】
肉之覈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屬皆从骨。古忽切
(骨)肉之覈也。西部而。覈、實也。肉中骨曰覈。蔡邕注典引曰。肴覈、食也。肉曰肴。骨曰覈。周禮。丘陵、其植物宜覆物。注云。核物、梅李之屬。小雅。殽核維旅。箋云。豆實菹醢也。籩實有桃梅之屬。按覈核古今字。故周禮經文作覈注文作核。古本皆如是。詩殽核、蔡邕所據魯詩作肴覈。梅李謂之覈者、亦肉中有骨也。从冎。有肉。去肉爲冎。在肉中爲骨。古忽切。十五部。凡骨之屬皆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