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的字义
更新:
『珊』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午集上 • 玉】珊·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5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媻珊勃窣上金隄。【註】索隱曰:媻珊,匍匐上下也。
又【韻會】珊珊,佩聲。【杜甫詩】自是秦樓厭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又【魏文帝·釣竿行】釣竿何珊珊,魚尾何簁簁。
又【韻會】闌珊,彫散貌。【李後主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又【集韻】桑葛切,音。珊瑚之珊亦讀入聲。
又【韻補】叶相然切,音仙。【宋玉·神女賦】宜高殿以廣意兮,翼放縱而綽寬。動霧縠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
『珊』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珊【卷一】【玉部】
珊瑚,色赤,生於海,或生於山。从玉,刪省聲。穌干切
(珊)珊瑚、逗。色赤。生於海。廣韻引。生海中而色赤也。或生於山。廣雅珊瑚爲珠類。故次於此。上林賦注曰。珊瑚生水底石邊。大者樹高三尺餘。枝格交錯。無有葉。石部曰。上摘山巖空靑珊瑚陊之。珊瑚有靑色者。或云。赤爲珊瑚。靑爲琅玕。从王。刪省聲。穌干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