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字典

朏的字义

『朏』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辰集上 • 月】朏·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正韻】敷尾切【集韻】【韻會】妃尾切,音斐。【說文】月未盛之明。【書·召誥】惟丙午朏。【傳】朏明,月三日明生之名。
【廣韻】【集韻】【正韻】滂佩切,音配。
【集韻】【韻會】【正韻】普沒切,音馞。
【集韻】普罪切,音琣。義同。
【玉篇】普骨切。【淮南子·天文訓】日登于扶桑,爰始將行,是爲朏明。【註】朏明,將明也。音窟。

『朏』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朏【卷七】【月部】

月未盛之明。从月、出。《周書》曰:“丙午朏。”普乃切。又,芳尾切

(朏)月未盛之朙也。律歷志曰。召誥曰。惟三月丙午朏。周公七年復子明辟之歲三月甲辰朔之三日也。畢命豐㓝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王命作策豐㓝。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之三日也。志引古文月采篇曰。三日曰胐。按尙書正義曰。周書月令云。三日?胐。疑卽取諸漢志。而月采作月令。未知孰是。逸周書月令弟五十三。據牛傳。蔡邕、王肅時巳亡。孟堅時未亡也。小顔漢書采字當從孔沖遠作令。小顔讀孟注而不察耳。从月出。會意。普乃切。又芳尾切。十五部。周書曰。丙午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