歟的字义
更新:
『歟』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辰集下 • 欠】歟·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4
又【廣韻】余呂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與。
又【廣韻】【集韻】【韻會】羊茹切,音豫。義同。【正字通】歟無羽、豫二音。《字彙》又音羽,又音豫,義同。不知羽爲與之本音,卽賜與之與。豫爲與之轉音,卽《魯論》吾其與聞之與。與字轉平,借作歟,義通歟,溷借上去二聲同與,則難通也。○按此言誠是,因諸韻書相沿日久,故兩存之。【說文】或書作欤。
『歟』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歟【卷八】【欠部】
安气也。从欠與聲。以諸切
(歟)安气也。如?爲安行。䮸爲馬行疾而徐。音同義相近也。今用爲語末之辭。亦取安舒之意。通作與。論語。與與如也。从欠。與聲。以諸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