筮的字义
更新:
『筮』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未集上 • 竹】筮·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7
又筮之畫卦,從下而始,故以下爲內,上爲外。凡筮者,先爲其內,後爲其外,內卦爲己身,外卦爲他人。
又【集韻】以制切,音曳。楪蓍占也。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註】南陽郡宛縣南有北筮山。
又書名。【前漢·藝文志】縱橫家有《國筮子》十七篇,蓍龜家有《大筮衍易》二十八卷。
又【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註】郭璞云:豐隆,筮師,御雲。《歸藏》云豐隆筮雲氣而告之,則雲師也。
『筮』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筮【卷五】【竹部】
《易》卦用蓍也。从竹从。
,古文巫字。時制切
(筮)易卦用著也。曲禮曰。龜爲⺊。策爲筮。策者、蓍也。周禮簭人注云。問蓍曰筮。其占易。艸部曰。蓍、易以爲數。从竹。从竹者、蓍如筭也。筭以竹爲之。从?者、事近於巫也。九簭之名。巫更、巫咸、巫式、巫目、巫易、巫比、巫祠、巫參、巫環。字皆作巫。時制切。十五部。
古文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