竁的字义
更新:
『竁』的字义(康熙字典的含义解释)
【午集下 • 穴】竁·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2
又【廣韻】【集韻】此芮切,音脃。
又【廣韻】尺絹切【集韻】樞絹切,音釧。
又【集韻】姝悅切,音吷。義同。
又【廣韻】楚稅切,音㯔。葬穿壙也。
又【集韻】昌緣切,音穿。義同。
『竁』的字义(说文解字的含义解释)
竁【卷七】【穴部】
穿地也。从穴毳聲。一曰小鼠。《周禮》曰:“大喪,甫竁。”充芮切
(竁)穿地也。周禮小宗伯、冢人皆曰甫竁。注曰。甫、始也。鄭大夫讀竁皆爲穿。杜子春讀竁如毳。皆謂葬穿壙也。今南陽名穿地爲竁。聲如腐脆之脆。按此注讀竁爲穿者、易其字也。讀竁如毳者、擬其音也。下文鄭伸子春之說。以南陽語證子春說之不誤。从穴。毳聲。充芮切。十五部。一曰小鼠聲。謂鼠聲之小者也。聲字依玉篇補。宋本小鼠下皆空一字。必是聲字耳。竁入聲如猝。於鼠聲相似。周禮曰。大喪甫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