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字典

乾的文言文意思

乾

『乾』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拼音:[gān]

  1. (1)<名>盾牌。《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 (2)<动>捍卫。《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
  3. (3)<动>冒犯;冲犯。《商君书·业分》:“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
  4. (4)<动>直冲。《兵行车》:“哭声直上干云霄。”《雁荡山》:“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5. (5)<动>追求;求取。《中山狼传》:“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6. (6)<动>干预;牵涉。《智取生辰纲》:“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
  7. (7)<名>水边;河岸。《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8. (8)<名>山涧。《诗经·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秩:水清的样子)
  9. (9)<名>天下。见“干支”
  10. (10)<形>没有水分或含水分很少的。与“湿”相对。

拼音:[gàn]

  1. (1)<名>树干。《淮南子·主术》:“枝不得大于干。”
  2. (2)<名>指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国语·晋语》:“爱亲明贤,政之干也。”
  3. (3)<名>才能;才干。《三国志·诸葛亮》:“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4. (4)<动>办理;主治。《水浒传》:“明日干了这事,更是这里安身不得了。”
  5. (5)<名>事情;事务。《水浒传》:“学生来时,说道先生今日有干,权放一日假。”

『乾』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常用词语及解释)

古汉语字典提供乾的文言文意思,乾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乾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