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剪字的成语大全
裁云剪水 [ cái yún jiǎn shuǐ ]
释义: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出处:明·屠隆《彩毫记·夫妻玩赏》:“名擅雕龙,诗成倚马,清思裁云剪水。”
剪草除根 [ jiǎn cǎo chú gēn ]
释义: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剪发杜门 [ jiǎn fà dù mén ]
释义: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杜门:闭门。剪发为僧,闭门不出。
出处: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以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剪发被褐 [ jiǎn fā bèi hè ]
释义:指出家为僧尼。同“剪发披缁”。
出处: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被褐,访道于牛头山。”
双瞳剪水 [ shuāng tóng jiǎn shuǐ ]
释义: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出处:唐·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文身剪发 [ wén shēn jiǎn fā ]
释义: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出处:《韩诗外传》第八卷:“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文身剪发而后处焉。”
西窗剪烛 [ xī chuāng jiǎn zhú ]
释义: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剪烛西窗 [ jiǎn zhú xī chuāng ]
释义: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剪恶除奸 [ jiǎn è chú jiān ]
释义:剪、除:扫除。扫除恶人与奸人。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0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剪发披缁 [ jiǎn fā pī zī ]
释义:削发,身着僧尼服装。指出家为僧尼。亦作“剪发被褐”。
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
剪须和药 [ jiǎn xū huò yào ]
释义:剪:剪掉;须:胡须;和:调制。剪下胡须调制配药。比喻体恤下属。
出处:勣既忠力,帝谓可托大事,尝暴疾,毉曰:‘用须灰可治。’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帝曰:‘吾为社稷计,何谢之。’ 《新唐书·李勣传》
剪枝竭流 [ jiǎn zhī jié liú ]
释义:剪:绞切;竭:干涸。剪断树枝,使支流干涸。比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魏书·高闾传》:“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虽剪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讨恶剪暴 [ tǎo è jiǎn bào ]
释义:讨:征伐;剪:斩断。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剪发披褐 [ jiǎn fà pī hè ]
释义: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比喻剪发为僧
出处: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被褐,访道于牛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