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捉襟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释义: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捉风捕月 [ zhuō fēng bǔ yuè ]
释义: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出处:清·钮琇《觚剩续编·律例》:“自风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风捕月,自诩五言之城。”
捉虎擒蛟 [ zhuō hǔ qín jiāo ]
释义: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出处: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捉虎擒蛟真壮士,好汉声名播四方。”
捉衿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释义: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捉衿露肘 [ zhuō jīn lù zhǒu ]
释义: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出处: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捉衿肘见 [ zhuō jīn zhǒu jiàn ]
释义:衿,同“襟”。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出处:《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捉襟露肘 [ zhuō jīn lù zhǒu ]
释义: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亦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同“捉衿见肘”。
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实得百十两银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捉摸不定 [ zhuō mō bù dìng ]
释义:估量不透。捉摸:猜测,预料。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却说朱武、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
捉生替死 [ zhuō shēng tì sǐ ]
释义: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出处: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
捉鼠拿猫 [ zhuō shǔ ná māo ]
释义: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捉贼见赃 [ zhuō zéi jiàn zāng ]
释义: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出处:元·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
捉班做势 [ zhuō bān zuò shì ]
释义:摆架子,装腔作势。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万一不肯时,做妹子自会劝他,只是寻得主顾来,你却莫要捉班做势。”
捉贼捉赃 [ zhuō zéi zhuō zāng ]
释义: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出处: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捉刀代笔 [ zhuō dāo dài bǐ ]
释义: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客止》:“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捉鸡骂狗 [ zhuō jī mà gǒu ]
释义:犹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次日,张氏晓得了,反怪媳妇做格,不去勾搭儿子干事,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捉襟肘见 [ zhuō jīn zhǒu jiàn ]
释义: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捉贼捉脏 [ zhuō zéi zhuō zāng ]
释义: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出处:宋朝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捉鬼放鬼 [ zhuō guǐ fàng guǐ ]
释义: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