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通家之好 [ tōng jiā zhī hǎo ]
释义: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有西邻赵国器,是这扬州奴父亲,与老夫三十载通家之好。”
通今博古 [ tōng jīn bó gǔ ]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通力合作 [ tōng lì hé zuò ]
释义: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出处:《论语·颜渊》:“盍彻乎”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通情达理 [ tōng qíng dá lǐ ]
释义: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
出处: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通权达变 [ tōng quán dá biàn ]
释义: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出处:《后汉书·贾逵传》:“《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
通都大邑 [ tōng dū dà yì ]
释义: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出处:宋·苏辙《民政策下·第三道》:“今天下所谓通都大邑,十里之城,万户之郭。”
通商惠工 [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
释义: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出处:《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通风报信 [ tōng fēng bào xìn ]
释义: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第20回:“那掌柜的说他恶毒,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
通同一气 [ tōng tóng yī yì ]
释义:串通在一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的。”
通功易事 [ tōng gōng yì shì ]
释义: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通宵达旦 [ tōng xiāo dá dàn ]
释义: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通变达权 [ tōng biàn dá quán ]
释义: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同“通权达变”。
出处: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二公通变达权,皆可为长民者之法也。”
通才练识 [ tōng cái liàn shí ]
释义: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出处: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通都巨邑 [ tōng dōu jù yì ]
释义: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出处: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通都巨邑虽有大学,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不问矣。”
通才硕学 [ tōng cái shuò xué ]
释义: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出处: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粗得西学皮毛,辄满口名词,自诩为通才硕学……有不可一世之概。”
通风报讯 [ tōng fēng bào xùn ]
释义: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同“通风报信”。
出处:秦牧《愤怒的海》:“徐大奎进城到县衙门去了,芹姊觑了便,才赶回来通风报讯给我们。”
通材达识 [ tōng cái dá shí ]
释义: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同“通才练识”。
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通前彻后 [ tōng qián chè hòu ]
释义: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
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大凡读书须要通前彻后看,故得圣人之意。”
通风讨信 [ tōng fēng tǎo xìn ]
释义:犹言通风报信。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出处:明·沈鲸《双珠记·京邸叙亲》:“宫城中不比民家,虽皇后贵妃,难与父母往来,况宫女禁闭在内,谁能通风讨信。”
通达谙练 [ tōng dá ān liàn ]
释义: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他也不明白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