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草木萧疏 [ cǎo mù xiāo shū ]
释义: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登木求鱼 [ déng mù qiú yú ]
释义: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独木不成林 [ dú mù bù chéng lín ]
释义: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出处: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独木难支 [ dú mù nán zhī ]
释义: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出处: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风木含悲 [ fēng mù hán bēi ]
释义: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断木掘地 [ duàn mù jué dì ]
释义: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独木不林 [ dú mù bù lín ]
释义: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出处: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风木之悲 [ fēng mù zhī bēi ]
释义: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风木之思 [ fēng mù zhī sī ]
释义: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
出处: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纪》:“臣谨以山川形胜、陵宫规制,各为一图,用备九重瞻览,少慰风木之思。”
古木参天 [ gǔ mù cān tiān ]
释义: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寒木春华 [ hán mù chūn huá ]
释义: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出处: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
刻木为吏 [ kè mù wéi lì ]
释义: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汉书·路温舒传》:“刻木为吏,期不对。”
枯木死灰 [ kū mù sǐ huī ]
释义: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杭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枯木朽株 [ kū mù xiǔ zhū ]
释义:枯木头,烂树根。比喻衰朽的力量或衰老无用的人。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树功而不忘。”
枯木再生 [ kū mù zài shēng ]
释义: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宋·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刻木为鹄 [ kè mù wéi hú ]
释义:比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出处:明·郑瑗《井观琐言》第一卷:“扬氏《法言》、王氏《中说》,所谓刻木为鹄者也。”
立木南门 [ lì mù nán mén ]
释义: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墓木拱矣 [ mù mù gǒng yǐ ]
释义: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盘木朽株 [ pán mù xiǔ zhū ]
释义: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
出处:《后汉书·循史传·孟尝》:“盘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
山木自寇 [ shān mù zì kòu ]
释义: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出处:《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