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在第三的四字成语
秉公灭私 [ bǐng gōng miè sī ]
释义: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出处:明·张居正《论大敌》:“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大义灭亲 [ dà yì miè qīn ]
释义: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反风灭火 [ fǎn fēng miè huǒ ]
释义:比喻施行德政。
出处:《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诏问昆曰:‘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事?’昆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讷。帝叹曰:‘此乃长者之言也。’”
覆宗灭祀 [ fù zōng miè sì ]
释义:宗:祖庙。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庙。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嗣”。
出处:汉·张超《诮青衣赋》:“晋获骊戎,毙怀恭子,有夏取仍覆宗灭祀。”
毁不灭性 [ huǐ bù miè xìng ]
释义:儒家丧制。指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出处:《孝经·丧亲》:“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
灰身灭智 [ huī shēn miè zhì ]
释义: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出处: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毁形灭性 [ huǐ xíng miè xìng ]
释义:损坏形体,消灭本性。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九折:“通天大圣,你本是毁形灭性的,老僧救了你,今次休起凡心。”
假途灭虢 [ jiǎ tú miè guó ]
释义: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处:《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鲁莽灭裂 [ lǔ mǎng miè liè ]
释义: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出处:《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卤莽灭裂 [ lǔ mǎng miè liè ]
释义: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则阳》:“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亡国灭种 [ wáng guó miè zhǒng ]
释义: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出处:清·严复《论世变之亟》:“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柴毁灭性 [ chái huǐ miè xìng ]
释义: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出处: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
消声灭迹 [ xiāo shēng miè jì ]
释义: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出处:《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自取灭亡 [ zì qǔ miè wáng ]
释义: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出处:《阴符经》卷下:“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假道灭虢 [ jiǎ dào miè guó ]
释义: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处:《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以公灭私 [ yǐ gōng miè sī ]
释义: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出处:《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蔡沈集传:“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
磨踵灭顶 [ mó zhǒng miè dǐng ]
释义: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同“摩顶放踵”。
溺心灭质 [ nì xīn miè zhì ]
释义: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出处: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