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结尾的成语大全
无动于中 [ wú dòng yú zhōng ]
释义: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五里雾中 [ wǔ lǐ wù zhōng ]
释义: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秀外慧中 [ xiù wài huì zhōng ]
释义: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陷落计中 [ xiàn luò jì zhōng ]
释义:指中敌人或对方的诡计。
曳尾涂中 [ yè wěi tú zhōng ]
释义: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出处:《庄子·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言不由中 [ yán bù yóu zhōng ]
释义: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允执厥中 [ yǔn zhí jué zhōng ]
释义: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出处:《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执两用中 [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 ]
释义: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出处:《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锥处囊中 [ zhuī chǔ náng zhōng ]
释义: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矫枉过中 [ jiǎo wǎng guò zhōng ]
释义: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出处:唐·张说《吊陈司马书》:“矫枉过中,斯害也已。”
谈言微中 [ tán yán wēi zhòng ]
释义: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谭言微中 [ tán yán wēi zhòng ]
释义: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督抚·海忠介被纠》:“真所谓谭天微中,可以解纷矣。”
鱼游釜中 [ yú yóu fǔ zhōng ]
释义:釜:锅。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玉毁椟中 [ yù huǐ dú zhōng ]
释义: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出处:《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玉毁椟中,是谁之过与?”
允执其中 [ yǔn zhí qí zhōng ]
释义:允:诚信;执:持;其:代词,那个;中:不偏不倚。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
出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居轴处中 [ jū zhóu chǔ zhōng ]
释义:指身居重要职位。
出处:《献帝春秋》:“公居轴处中,入则享于上席,出则为众目所属。”
巧发奇中 [ qiǎo fā qí zhòng ]
释义: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出处:《史记·封禅书》:“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水火之中 [ shuǐ huǒ zhī zhōng ]
释义: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言必有中 [ yán bì yǒu zhòng ]
释义: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摇尾涂中 [ yáo wěi tú zhōng ]
释义: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曳尾,犹摇尾。
出处: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