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梦里依稀慈母泪
- 拼音
- mèng lǐ yī xī cí mǔ lèi
- 平仄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韵脚
- 去声四寘
- 上一句
- 挈妇将雏鬓有丝
- 下一句
- 城头变幻大王旗
「梦里依稀慈母泪」出自:《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梦里依稀慈母泪」作者: 鲁迅
「梦里依稀慈母泪」辞典释义
◎ 梦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梦·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俗夢字。◎ 里的意思
【酉集下 • 里】里·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0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又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又【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又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又【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依稀的意思
⒈ 亦作“依希”。亦作“依俙”。
⒉ 隐约;不清晰。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依稀採菱歌,彷彿含嚬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字以训正,义以理宣,而 晋 末篇章,依希其旨。”
宋 梅尧臣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觉而录之》诗:“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皇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题句犹存,而淡墨依稀,若将磨灭。”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渴涩的歌喉,早就澜漫沉吟,醉呓依稀。”⒊ 相像;类似。
引《魏书·刘昶传》:“故令班镜九流,清一朝轨,使千载之后,我得髣像 唐 虞,卿等依俙元、凯。”
宋 田锡 《贻宋小著书》:“为文为诗,为铭为颂,为箴为赞,为赋为歌,氤氲吻合,心与言会,任其或类於 韩,或肖於 柳,或依稀於 元 白,或髣髴於 李 杜。”⒋ 少许;微少。
引唐 黄滔 《祭陈先辈》:“谨以依稀蔬果,一二精诚,愿冥符於肹蠁,申永诀於幽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他是收集‘小摆设’的名人,临末还有依稀的感喟。”◎ 慈母的意思
⒈ 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
引《战国策·秦策二》:“夫以 曾参 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唐 孟郊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安老爷 正在不得意之中,父子异地相逢,也不免落泪;只是严父慈母所处不同,便不似太太那番光景。”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只要一翻这集子,就知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⒉ 古称抚育自己成长的庶母为慈母。
引《仪礼·丧服》:“慈母如母。传曰: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之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若是,则生养之,终其身如母,死则丧之三年如母。”
《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盖庶子慈母,尚有终身之恩,岂若嫡后事正义明哉!”◎ 泪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泪·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字彙】與淚同。(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又【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又【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又【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又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
总述:诗句梦里依稀慈母泪出自《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作者是近代诗人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