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一星烽火朔云秋
- 拼音
- yī xīng fēng huǒ shuò yún qiū
- 平仄
- 仄平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下平十一尤
- 上一句
- 千里关山边草暮
- 下一句
- 夜来霜重西风起
「一星烽火朔云秋」出自:《回中作》
燕客悲歌别五侯。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一星烽火朔云秋」作者: 温庭筠
「一星烽火朔云秋」辞典释义
◎ 一星的意思
⒈ 一颗星。参见“一星终”。
引《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
《宋书·符瑞志上》:“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⒉ 一点儿。
引唐 李群玉 《仙明州口号》诗:“半浦夜歌闻盪桨,一星幽火照叉鱼。”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这头巾在菜园里埋伏许多时,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
《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你使我八两银子,空吃我这许多时草豆,一星活儿不肯替做,我该白养活你不成?”
冰心 《寄小读者》九:“父亲记否我少时的一夜,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台上去找父亲。一星灯火里,我们在山上下彼此唤着。”⒊ 衡器上作标记的一个小点。
引《宋史·律历志一》:“其衡合乐分册一尺四寸,重一钱半,锤重六钱,盘重四钱,初毫至稍,布二十四銖,下别出一星,等五絫。”
⒋ 旧时用银为货币时,常称-钱为一星,即沿衡器上的标记而来。
◎ 烽火的意思
⒈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引《史记·周本纪》:“有寇至,则举烽火。”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日击数牛饗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閒谍,厚遇战士。”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遂进军 高城岭,潜行,夜至 狄道 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因要取 褒姒 一笑,向 驪山 之上,把与诸侯为号的烽火烧起来。”⒉ 指战争、战乱。
引唐 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清史稿·张煌言传》:“十一年,又自 吴淞 入 江,逼 镇江,登 金山 望祭 明太祖 陵。烽火达 江寧,俄,退次 崇明。”
杨朔 《蓬莱仙境》:“再往后,我离开家乡,一连多少年烽火遍地,又接不到家乡的音信,不知道 婀娜 姐姐的命运究竟怎样了。”◎ 朔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朔·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古文〕【唐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槊。【說文】月一日始蘇也。【白虎通】朔之言蘇也。明消更生,故言朔。【書·舜典】正月上日。【傳】上日,朔日也。【疏】月之始日謂之朔日。【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也。【禮·玉藻】聽朔於南門之外。
又【儀禮·大射禮】朔鼙。【註】朔,始也。又【禮·禮運】皆從其朔。【註】朔,亦初也。又【玉篇】北方也。【書·堯典】宅朔方曰幽都。【傳】北稱朔。【疏】朔,北方也。舍人曰: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朔也。◎ 云的意思
【子集上 • 二】云·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又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又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又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又姓。漢云敞。又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又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又【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秋的意思
【午集下 • 禾】秋·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4
〔古文〕龝【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
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又【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又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輕重乙篇】歲有四秋,而分有四時。故曰:農事且作,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此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謂夏之秋。大秋成,五穀之所會,此謂秋之秋。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此謂冬之秋。又【廣韻藻】竹秋,三月也。蘭秋,七月也。又秋秋,馬騰驤貌。【前漢·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又【揚雄·羽獵賦】秋秋蹌蹌入西園。【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註】秋秋,猶蹌蹌。謂舞也。又春秋,魯史名。又大長秋,皇后官名。【前漢·百官表】景帝更將行爲大長秋。【師古註】將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恆久之義。又姓。又七遙切,音鍫。【揚雄賦】秋秋蹌蹌。蕭該讀。又【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簫。秋與簫爲韻。又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記】北方老嫗八九十歲,齒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嬰兒,名秋姑。秋讀如蒭酒之蒭。
总述:诗句一星烽火朔云秋出自《回中作》。作者是唐朝诗人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