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龙头劈浪哀笳发

诗句
龙头劈浪哀笳发
拼音
 lóng tóu pī làng āi jiā fā
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
入声六月
上一句
珠翠丁星复明灭
下一句
千里涵空澄水魂

「龙头劈浪哀笳发」出自:《春江花月夜词》

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芜国。
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百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
珠翠丁星复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
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
鸾弦代雁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四方倾动烟尘起,犹在浓香梦魂裹。
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龙头劈浪哀笳发」作者:

温庭筠(812?─870?)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乏抑,终生不得志。大中十…

「龙头劈浪哀笳发」辞典释义

◎ 龙头的意思

⒈  龙之头。

《三国志·吴志·吴主权潘夫人传》:“﹝ 潘夫人 ﹞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 亮。”

⒉  指杰出人物的首领。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歆 与 北海 邴原、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当益友之龙头,处通侯之燕頷。”
唐 罗隐 《寄礼部郑员外》诗:“班资冠鷄舌,人品压龙头。”

⒊  状元的别称。

唐 黄滔 《辄吟七言四韵攀寄翁文尧拾遗》诗:“龙头龙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
旧注:“滔 卯年冬在 宛陵,梦 文尧 作状头及第。”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孙何、孙仅,学行文辞倾动场屋。 何 既为状元, 王黄州 览 仅 文编,书其后曰:‘明年再就 尧 阶试,应被人呼小状元。’后牓 仅 果为第一……﹝ 黄州 ﹞并寄 何 诗曰:‘惟爱君家棣华牓,《登科记》上并龙头。’”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闺闷》:“淡扫眉妆不整,可嘆鸞镜分影,此去龙头独领,断肠鸳帐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浙 士曰:‘龙头竟不能属君矣。’”

⒋  如龙形事物的顶端。(1)大山之巅。

《吴子·治兵》:“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
(2)堪舆家语。气脉如龙的山脉之主峰。 唐 张约 《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鑠。”
(3)藤萝的末端。 宋 司马光 《和安之喜雨》:“蔓喜龙头举,泉惊虎爪添。”
(4)幡竿之顶端。 《隋书·沉光传》:“光 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繫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

⒌  后因以“龙头”指柄端刻成龙头形的酒勺。

《礼记·明堂位》“其勺, 夏后氏 以龙勺” 汉 郑玄 注:“龙,龙头也。”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诗》:“龙头费挹酌,犊鼻彊遮蒙。”
元 顾瑛 《三迭前韵》:“剪雪作花云作絮,浪浪酒泻龙头注。”

⒍  饰有龙头的琴。

元 张昱 《宫中词》:“宫中无以消长日,自擘龙头十二絃。”

⒎  龙船的船头。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珠翠丁星復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⒏  榨床上的酒液出口处。取其如龙之吐水。故名。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但促小槽添压石,龙头珠滴夜珊珊。”

⒐  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有旋转装置,可以打开或关上。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前面是自来水龙头和水门汀砌成的水斗。”

⒑  帝王的头颅。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青衫覆却赭黄袍,将一顶鶡皮冠把龙头轻罩。”
聂绀弩 《独夫的最后》:“今天,想不到吧,金瓜武士,御林军,都不知到哪里去了,万岁们自己的龙头要被老百姓给砍下来了。”

⒒  近代三合会、哥老会等的首领。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我入了会,龙头就当堂封我为白扇。”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七节:“兴中会会员 华永年 联络 两湖 龙头 杨鸿钧、李云彪 等数十人归附兴中会, 杨 李 所开山堂,势力最大。”

⒓  自行车的车把。

如:他小心翼翼地把住龙头。

⒔  火车的机车。

如:龙头,就是火车头,人们已沿用成习。

◎ 劈的意思

【子集下 • 刀】劈·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3

【唐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歷切,音霹。【說文】破也。从刀,辟聲。【玉篇】裂破也。【廣韻】割也。【集韻】分也。

◎ 浪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浪·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滄浪,水名。【水經注】水出荆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
康浪,水名。【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浪浪,流貌。【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聊浪,放蕩貌。【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博浪,地名。【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莊浪,縣名,屬平凉府。
【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謔浪,不敬也。【詩·邶風】謔浪笑傲。【註】浪,意萌也。
井名。【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姓。晉浪逢。
【集韻】里黨切,音朖。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

◎ 哀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哀·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6

【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
【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
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
【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
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叶於希切,音衣。【詩·小雅】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又】山有蕨薇,隰有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 笳的意思

【未集上 • 竹】笳·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廣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廣韻】笳簫。【史記·樂書】胡笳似觱栗而無孔,後世鹵簿用之,伯陽避入西戎所作,卷蘆葉吹之也。【韻會小補】大胡笳十八拍,號沈家聲。小胡笳十九拍,號祝家聲。
叶居何切。【夏侯湛·笳賦】南閭兮拊掌,北園兮鳴笳。鳴笳兮協節,分唱兮相和。【篇海】亦作䈔。

◎ 发的意思

【午集中 • 癶】发·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䠶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
【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
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
【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
【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
【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詩·齊風】履我發兮。【疏】行必發足而去,故以發爲行也。【禮·玉藻】疾趨則欲發,而手足無移。【註】謂起屨也。
【釋名】撥也。撥使開也。【禮·王制】有發,則命大司徒,教士以車甲。【疏】謂有軍旅以發士卒也。
【廣韻】明也。【論語】亦足以發。【註】謂發明大體也。
【廣韻】舉也。【增韻】興也。【前漢·王吉傳】愼毋有所發。【註】謂興舉眾事也。
亂也。【詩·邶風】毋發我笱。
伐也。【詩·周頌】駿發爾私。【疏】以耜擊伐其私田,使之發起也。
遣也。【禮·檀弓】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註】發禮往賀也。
見也。【禮·禮器】君子樂其發也。【註】樂多其外見也。
動也。【老子·道德經】地無以寧,將恐發。
洩也。【楚辭·大招】春氣奮發。
【曆法】春夏曰發,秋冬曰斂。
發發,疾貌。【詩·小雅】飄風發發。【箋】寒且疾也。
【詩傳】長發,大禘也。【疏】大禘之樂歌也。【唐書·禮樂志】懿祖曰:長發之舞。
昏禮曰發齊。【荀子·禮論】大昏之未發齊也。【註】謂未有威儀節文。象太古時也。【史記·禮書】作廢齊。
【玉篇】發,駕車也。【揚子·方言】發,稅,舍車也。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發,宋趙魏之閒謂之稅。【註】舍宜音寫,今通發,寫也。稅猶脫也。
【後漢·五行志】東方神鳥曰發明。【博雅】鳳皇晨鳴曰發明。
【汲冢周書】發人鹿鹿者,若鹿迅走。【註】發,東夷也。
淸發,水名。見【左傳】。
縣名。【前漢·地理志】餘發縣,屬九眞郡。發干縣,屬東郡。
姓。【史記·封禪書】游水發根。【註】游水,縣名。發根,人姓名。
【集韻】【正韻】北末切,音撥。【詩·衞風】鱣鮪發發。【傳】盛貌。馬融曰:魚尾著網發發然。【韓詩】作鱍。【說文】作鮁。
叶方吠切,音廢。【詩·豳風】一之日觱發。【傳】風寒也,叶下烈烈。音例。
叶非律切,廢入聲。【揚雄·長楊賦】紛紜沸渭,雲合電發。猋騰波流,機駭蠭軼。軼音亦。一說本賦發軼,與上文爰整其旅,乃命驃衞,衞字爲韻。發,音費。軼,音替。古霽寘二韻通,非發讀廢入聲,與軼音亦叶也。

总述:诗句龙头劈浪哀笳发出自《春江花月夜词》。作者是唐朝诗人温庭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