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忍看图画移颜色
- 拼音
- rěn kàn tú huà yí yán sè
- 平仄
- 仄仄平仄平平仄
- 韵脚
- 入声十三职
- 上一句
- 只身东海挟春雷
- 下一句
- 肯使江山付劫灰
「忍看图画移颜色」出自:《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忍看图画移颜色」作者: 秋瑾
「忍看图画移颜色」辞典释义
◎ 忍的意思
【卯集上 • 心】忍·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人上聲。【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又【廣韻】强也,有所含忍。【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又安于不仁曰忍。【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又忍忍,猶不忍也。【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又姓。又【廣韻】【集韻】【韻會】而振切,音仞。堅柔也,本作肕。亦作忍。【周禮·地官·山虞註】柔忍,通作刃。【詩·小雅·荏染柔木註】柔刃之木荏苒然。【釋文】忍音刃。【禮·月令·納材葦註】此時柔刃,與韌靭忍同。◎ 看的意思
【午集中 • 目】看·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4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音刊。【說文】睎也。【博雅】視也。【吳志·周魴傳】看伺空隙。【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又【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閱百戲謂之獨看。又【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又姓。見【姓苑】。又【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義同。又叶苦堅切,音牽。【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關,音涓。又叶苦甸切,牽去聲。【蘇轍·詠彝亭詩】千里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說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俗作㸔。◎ 图画的意思
⒈ 绘画。
引《史记·外戚世家》:“上居 甘泉宫,召画工图画 周公 负 成王 也。”
唐 张泌 《春日旅泊桂州》诗:“溪边物色宜图画,林伴鶯声似管絃。”
《西游记》第四九回:“内中有善图画者,传下神影,这才是鱼篮 观音 现身。”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昔在 汉 氏,若 武梁祠、鲁灵光殿,皆图画伟人事蹟。”⒉ 用线条、色彩构成的形象或肖像。
引《汉书·赵充国传》:“乃召黄门郎 扬雄 即 充国 图画而颂之。”
五代 齐己 《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诗:“曾向沧江看不真,却因图画见精神。”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二》:“因为图画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很难由第三者从中作梗的。”⒊ 指地图。
引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⒋ 比喻壮丽的河山。
引宋 苏轼 《郁孤台》诗:“入境见图画,鬱孤如旧游。”
⒌ 谋划。
引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图画安危,揆度得失。”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 復为图画成败。”
宋 秦观 《谋主》:“所与图画者,虽父子兄弟有不得而知焉。”◎ 移的意思
【午集下 • 禾】移·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6
【唐韻】弋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正韻】延知切,音匜。【說文】禾相倚移也。【六書故】移秧也。凡種稻先苗之後移之。又【說文】一曰禾名。又遷也。【韻會】今遷徙之迻借作移。【書·多士】移爾遐逖。又【廣韻】易也,延也。【博雅】轉也。【書·畢命】世變風移。【禮·大傳】絕族無移服。【疏】在旁而及曰移。言不延移及之。又【玉藻】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疏】移謂靡匜搖動也。又【廣韻】遺也。【博雅】移,脫遺也。又官曹公府不相臨敬,則爲移書箋表之類也。【前漢·公孫弘傳】弘乃移病免歸。【註】移書言病。【後漢·光武紀】於是致僚屬作文移。【註】文書移於屬縣。又姓。【風俗通】漢弘農太守移良。又山名。【水經注】沅水源出許山,流注於熊溪,熊溪南帶移山,山本在水北,夕中風雨,旦而山移水南,故名。又通作施。【前漢·衞綰傳】劒者,人之所施易,獨至今乎。【如淳註】施,讀曰移。言劒者人所好,故多數移易貿換之也。又【集韻】【韻會】以豉切,音異。【禮·郊特牲】以移民也。【註】移之言羨也。【疏】以蜡祭豐饒,皆醉飽酒食,使人歆羨也。又【曹植·鷂雀賦】雀得鷂言,意甚不移目如擘椒,跳蕭二翅。【註】移,遷也。又【集韻】敞切,音侈。【禮·表記】衣服以移之。【註】移讀如水汜移之移。猶廣大也。又叶牛何切,音俄。【楚辭·七諫】淸泠泠而殲滅兮,溷湛湛以日多。梟鴞旣以成羣兮,鶴弭翼而屛移。◎ 颜色的意思
⒈ 面容;面色。
引《礼记·玉藻》:“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祭者。”
南朝 梁 江淹 《古离别》诗:“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清 黄遵宪 《今别离》诗:“揽镜妾自照,颜色桃花红。”
曹禺 《雷雨》第四幕:“颜色惨白,鬓发湿漉漉的。”⒉ 表情;神色。
引《论语·泰伯》:“正颜色,斯近信矣。”
《新唐书·韦思谦传》:“性謇諤,颜色庄重,不可犯,见王公,未尝屈礼。”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他们都背着枪,悠然的站着,毫无紧张的颜色。”⒊ 姿色。
引《墨子·尚贤中》:“不论贵富,不嬖颜色。”
前蜀 贯休 《偶作》诗之五:“君不见 西施 緑珠 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因他有几分颜色,从十七岁上就卖与 北门桥 来 家做小。”⒋ 面子,光彩。
引三国 魏 曹植 《艳歌》:“长者赐颜色, 泰山 可动移。”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那些亲眷们一向訕笑 杜子春 这个败子,岂知还有发跡之日。这些时见了那首感怀诗,老大的好没颜色。”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我们觉得我们的船和船里的我们,在桥下过去时,真是太无颜色了。”⒌ 色彩。
引唐 杜甫 《花底》诗:“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水浒传》第一〇三回:“张世开 嫌那段颜色不好,尺头又短,花样又是旧的。”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二:“你看,颜色和血一样,多鲜艳。”⒍ 指尊严。
引《吕氏春秋·勿躬》:“蚤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諫必忠,不辟死亡。”
汉 刘向 《九叹·怨思》:“犯颜色而触諫兮,反蒙辜而被疑。”
宋 苏舜钦 《答韩持国书》:“昨在京师官时,不敢犯人颜色,不敢议论时事,随众上下,心志蟠屈不开,固亦极矣!”⒎ 借指头。
引唐 白居易 《胶漆契》诗:“陋巷飢寒士,出门甚栖栖。虽然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胡适 《吴敬梓年谱》:“昔之列戟鸣珂,加以紫标黄榜,莫不低其颜色,增以悽愴。”⒏ 指显示利害的脸色或行动。
引沙汀 《防空》:“愚生先生 从那时起勃发了雄心,总想拿点颜色给他的仇家看看。”
杨朔 《渔笛》:“姓 宋 的那穷鬼敢沾你一沾,我不给你们点颜色看才怪。”⒐ 指本领。
引鲁迅 《花边文学·点句的难》:“标点古文真是一种试金石,只消几点几圈,就把真颜色显出来了。”
⒑ 颜料或染料。
例如:彩印厂的仓库里,各种颜色都有的。
总述:诗句忍看图画移颜色出自《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作者是先秦诗人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