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愿言归计并园庐
- 拼音
- yuàn yán guī jì bìng yuán lú
- 平仄
- 仄平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六鱼
- 上一句
- 珍重贺诗呈锦绣
- 下一句
- 旧来词客多无位
「愿言归计并园庐」出自:《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
久学文章含白凤,却因政事赐金鱼。郡人未识闻谣咏,
天子知名与诏书。珍重贺诗呈锦绣,愿言归计并园庐。
旧来词客多无位,金紫同游谁得如。
天子知名与诏书。珍重贺诗呈锦绣,愿言归计并园庐。
旧来词客多无位,金紫同游谁得如。
「愿言归计并园庐」作者: 刘禹锡
「愿言归计并园庐」辞典释义
◎ 愿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愿·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又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又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又【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言归的意思
⒈ 回归。言,助词。
引《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⒉ 《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引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觴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鼉鼓渊渊,復奏‘言归’之曲。”
◎ 计的意思
【酉集上 • 言】计·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2
【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繼。【說文】會也,算也。从言从十。徐曰:十者,物成數。會意。【左傳·昭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禮·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註】書謂六書,計謂九數。【周禮·天官】小宰以六計弊羣吏之治。【註】弊,斷也。【疏】六計,謂善、能、敬、正、法、辨,皆以廉爲本,計其功過多少而聽斷之也。又【司會註】司會,主天下之大計。【疏】日計曰成,月計曰要,歲計曰會。【史記·平準書】桑弘羊以計算用事。又【玉篇】謀也。【廣韻】籌策也。【史記·項羽紀】項梁召諸別將會薛計事。又【淮隂侯傳】計者,事之機也。又計簿。【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會逸奔郈,魴假使爲賈正焉,計于季氏。【註】送計簿于季氏。【前漢·武帝紀】受計于甘泉宮。【註】受郡國所上計簿,若今之諸州計帳也。又計偕。【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註】令所徵之人與上計者俱來也。又官名。【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師古註】專主計籍。【唐書·百官志】司計、典計、掌計各二人,給衣服、飮食、薪炭。又神名。【山海經】東百三十里曰光山,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有計斤縣。【師古曰】卽左傳所謂介根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劍南道有計州。又姓。越有計然,後漢有計子勳。又【集韻】吉屑切,音結。畫也。◎ 并的意思
【寅集下 • 干】并·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盈切【正韻】補明切,餅平聲。【說文】本作。从二人,幵聲。一曰从持二干爲。隷作幷。相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凡居材大與小無幷。【註】幷謂偏邪相就也。又【廣韻】幷,合也。【謝靈運·初去郡詩】廬園當巖栖,位代躬耕。顧己雖自許,心跡猶未幷。又【玉篇】幷,兼也。同也。又州名。【書·舜典】肇十有二州。【註】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廣韻】春秋時爲晉國,後屬趙,秦爲太原郡,魏復置幷州。【韻會】唐爲太原府。又姓。【廣韻】出《姓苑》。【萬姓統譜】幷韶有文藻,吏部以幷姓無先賢,下其選格。又【廣韻】【集韻】【韻會】正切【正韻】陂病切,餅去聲。【廣韻】幷,專也。【禮·檀弓】趙文子曰:陽處父行幷植於國。【註】幷,猶專也。謂剛而專己。【釋文】幷,必正反。又與併同。【集韻】倂,或省作幷。【賈誼·過秦論】幷吞八荒。【謝靈運·擬鄴中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幷。又【韻會】與偋通。【莊子·天運篇】至貴國爵幷焉。【註】幷,棄除也。又叶陽切,音旁。【張籍·祭韓愈詩】偶有賈秀士,來兹亦同幷。移船入南溪,東西縱篙桹。字原作从下幵。又并。◎ 园的意思
【丑集上 • 囗】园·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唐韻】五丸切【集韻】【正韻】五官切,音岏。與刓同。【正韻】圭角泯鑠也。【莊子·齊物論】五者园而幾向方矣。【集韻】同團。或作抏。◎ 庐的意思
【寅集下 • 广】庐·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6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又【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又舍也。【周禮·地官】十里有廬,廬有飮食。【註】廬若今野,徙有庌也。又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止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又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又邑名。【楚語】以王如廬。【註】廬,楚邑。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廬江郡,開皇初改爲廬州。又山名。【廬山記】周威王時,有匡俗廬君,故山取其號。又【正韻】龍都切,音盧。【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註】廬讀爲纑,謂矛戟柄竹攢柲。或曰摩䥨之器。又與籚同。【集韻】籚或作廬。
总述:诗句愿言归计并园庐出自《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