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千里未知投足处
- 拼音
- qiān lǐ wèi zhī tóu zú chù
- 平仄
- 平仄仄平平仄仄
- 韵脚
- 上声六语、去声六御
- 上一句
- 故国无家泪欲垂
- 下一句
- 前程便是听猿时
「千里未知投足处」出自:《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
秋初江上别旌旗,故国无家泪欲垂。千里未知投足处,
前程便是听猿时。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渔樵计已迟。
羽翼凋零飞不得,丹霄无路接差池。
前程便是听猿时。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渔樵计已迟。
羽翼凋零飞不得,丹霄无路接差池。
「千里未知投足处」作者: 北朝乐府
「千里未知投足处」辞典释义
◎ 千里的意思
⒈ 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引《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 郑 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
唐 孟郊 《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 未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未·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1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知的意思
【午集中 • 矢】知·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又【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又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又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又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又【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又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投足的意思
⒈ 踏步;举步。
引《吕氏春秋·古乐》:“昔 葛天氏 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⒉ 栖身;投宿。
引晋 张华 《鹪鹩赋》:“匪陋荆棘,匪荣茝兰。动翼而逸,投足而安。”
唐 滕倪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诗:“千里未知投足处,前程便是听猿时。”
明 张纲孙 《百竹村》诗:“日晚慎前行,何处堪投足?”◎ 处的意思
【申集中 • 虍】处·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又【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又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文】作処。【廣韻】俗作䖏。
总述:诗句千里未知投足处出自《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作者是唐朝诗人滕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