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归卧掩柴关

诗句
归卧掩柴关
拼音
 guī wò yǎn chái guān
平仄
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五删
上一句
浔阳数亩宅
下一句
谷口何人待

「归卧掩柴关」出自:《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

浔阳数亩宅,归卧掩柴关。谷口何人待,门前秋草闲。
忘机卖药罢,无语杖藜还。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
水流经舍下,云去到人间。桂树花应发,因行寄一攀。

「归卧掩柴关」作者: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世…

「归卧掩柴关」辞典释义

◎ 归卧的意思

⒈  谓辞官还乡。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贾耽、郑珣瑜 ﹞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卧。”
唐 李山甫 《山中寄梁判官》诗:“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翠微开。”

◎ 掩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掩·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淹上聲。【說文】斂也。小上曰掩。【增韻】遮也。【禮·月令】仲夏,君子齊戒,處必掩身。【註】掩,猶隱翳也。【又】孟冬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乗其不備而覆之曰掩。【禮·曲禮】大夫不掩羣。【疏】禽獸羣聚,則多不可掩取之。【前漢·貨殖傳】掘冢搏掩。【註】博擊掩襲,取人物也。一說博,六博也。掩,意錢之屬。一曰撫也。【爾雅·釋訓】矜憐撫掩之也。【郭璞註】撫掩猶撫拍,謂慰恤也。
閉也。【韓愈詩】獨宿門不掩。
【揚子·方言】止也。
同也。江淮南楚之閒曰掩。【韻會】或作揜。
【集韻】烏感切,庵上聲。覆取也。與揜同。
於贍切,淹去聲。繅絲以手振出緒也。或作。通作淹。
乙業切,音浥。打也。
掩本字。字頭从作。

◎ 柴关的意思

⒈  柴门。

唐 刘长卿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诗:“潯阳 数亩宅,归卧掩柴关。”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湖上小隐》曲:“歌《白石烂》,赋《行路难》,紧闭柴关。”
清 姚鼐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诗:“邈彼二三子,送我出柴关。”

⒉  犹寒舍。

唐 李涉 《山居送僧》诗:“失意因休便买山白云深处寄柴关。”
明 李东阳 《雪不止迭前韵》:“漫将春雪比冰山,日薄风稀渐改颜。怯势已销红兽炭,欣贫犹拥旧柴关。”

总述:诗句归卧掩柴关出自《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作者是唐朝诗人刘长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