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柴门深向翠微开
- 拼音
- zhài mén shēn xiàng cuì wēi kāi
- 平仄
- 平平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十灰
- 上一句
- 归卧东林计偶谐
- 下一句
- 更无尘事心头起
「柴门深向翠微开」出自:《山中寄梁判官》
还有诗情象外来。康乐公应频结社,寒山子亦患多才。
星郎雅是道中侣,六艺拘牵在隗台。
「柴门深向翠微开」作者: 北朝乐府
「柴门深向翠微开」辞典释义
◎ 柴门的意思
⒈ 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引三国 魏 曹植 《梁甫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一:“渐老逢春能几回,柴门今始为君开。”
清 李渔 《怜香伴·书空》:“柴门静夜无关钥,留与山僧带月推。”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十:“萧祥 推开柴门,两只白鹅惊飞着跑开。”⒉ 代指贫寒之家;陋室。
引《晋书·儒林传论》:“若 仲寧 之清贞守道,抗志柴门; 行齐 之居室屡空,栖心陋巷……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
宋 杨万里 《送蔡定夫提举正字使广东》诗:“柴门僵卧三腊雪,鱼釜仅续一线烟。”
元 张可久 《山坡羊·雪夜》曲:“扁舟乘兴,读书相映,不如高卧柴门静。”⒊ 犹杜门,闭门。
引《后汉书·杨震传》:“夜遣使者策收 震 太尉印綬,於是柴门絶宾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生归,殯母已,柴门谢客。”◎ 深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深·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向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向·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亮切,音蠁。【說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註】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玉篇】窻也。【詩·豳風】塞向墐戸。【傳】北出牖也。【疏】士虞禮註云:嚮、牖一名也。北爲寒之備,不塞南窻,故云北出牖也。【廣韻】嚮與向通用。【集韻】亦作。【正韻】亦作鄕。【禮·明堂位】刮楹達鄕。◎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
又【廣韻】對也。【戰國策】西向事秦。【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又或作嚮。【易·說卦】嚮明而治。亦作鄕。【禮·明堂位】南鄕而立。又【集韻】趣也。又【韻會】救也。又昔也。【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鄕。【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亮切,音餉。【廣韻】姓也。【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釋文】向,舒亮反。又【玉篇】地名。【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註】在川長社縣東北。【後漢·郡國志】川郡有向鄕。又【集韻】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又【集韻】【正韻】許兩切,音嚮。【集韻】人字。【左傳·襄十一年】晉侯使叔肸告于諸侯。【註】叔肸,叔向也。【釋文】向,許文反。【前漢·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又【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翠微的意思
⒈ 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引《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
郭璞 注:“近上旁陂。”
郝懿行 义疏:“翠微者……盖未及山顶孱颜之间,葱鬱葐蒀,望之谸谸青翠,气如微也。”
唐 李白 《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地当山之翠微,深崖坠壑,尚在其下,不觉其为幽閟;乱峯小岫,初环於上,不觉其为孤高。”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一:“藜杖意行闻午鷄,人家住在翠微西。”⒉ 泛指青山。
引唐 高适 《赴彭州山行之作》诗:“峭壁连崆峒,攒峯叠翠微。”
《西游记》第九回:“喜来策杖歌芳径,兴到携琴上翠微。”
毛泽东 《答友人》诗:“九嶷山 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⒊ 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引《文选·左思<蜀都赋>》:“鬱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刘逵 注:“翠微,山气之轻縹也。”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汹汹 洞庭 莽翠微, 九疑 鑱天荒是非。”
宋 吴文英 《玉京谣》词:“蕙帐移、烟雨孤山,待对影、落梅清泚。终不似。江上翠微流水。”◎ 开的意思
【戌集上 • 門】开·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4
〔古文〕【廣韻】苦哀切【集韻】【韻會】丘哀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又【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又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又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又【韻會】條也。又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又【集韻】州名。本漢朐䏰縣地,後魏置開州鎭。又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又【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又【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又【韻會】姓也。又【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又【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又【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又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說文】開本字。
总述:诗句柴门深向翠微开出自《山中寄梁判官》。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山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