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遗赠岂虚来

诗句
遗赠岂虚来
拼音
 yí zèng qǐ xū lái
平仄
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灰
上一句
主人解余意
下一句
谈谐终日夕

「遗赠岂虚来」的意思,全诗译文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遗赠岂虚来」出自:《乞食(饥来驱我去)》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1]!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2] 。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3]?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4];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5] 。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6];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7] 。

「遗赠岂虚来」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

「遗赠岂虚来」辞典释义

◎ 遗赠的意思

⒈  指遗嘱中关于将全部或部分财产赠与特定人的条款。

巴金 《家》三五:“姑妈只得了一点东西,还有五百块钱的股票,这还是列在遗赠里面的。”

⒉  犹赠送。

晋 陶潜 《乞食》诗:“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明 冯梦龙 《永团圆·报任宁阳》:“忆萍逢綈袍遗赠,挈游燕好爵同膺。”
许地山 《缀网劳蛛·枯杨生花》:“亲戚家中既没有女人,除年节底遗赠以外,是不常往来的。”

◎ 岂的意思

【酉集中 • 豆】岂·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3

【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䔇。【說文】還師振旅樂也。
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
【集韻】【正韻】可亥切,音鎧。與凱愷通。軍勝之樂也。
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

◎ 虚的意思

【申集中 • 虍】虚·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古文〕【唐韻】朽居切【集韻】【正韻】休居切,音噓。空虛也。
【易·繫辭傳】周流六虛。【註】六虛,六位也。【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大戴禮】虛土之人大。【註】虛,縱也。
孤虛。【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星名。【書·堯典】宵中星虛。
姓。【通志·氏族略】虛氏。見《姓苑》。
虛無,山名。【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廣韻】去魚切,音祛。【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地名。【春秋·桓十二年】會宋公于虛。【註】宋地。
水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虛水。
次也。【晉語】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韻補】喜語切,音許。《毛詩》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叶虛王切。【道藏歌】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干祿字書】通作虚。

◎ 来的意思

【子集中 • 人】来·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总述:诗句遗赠岂虚来出自《乞食(饥来驱我去)》。作者是魏晋诗人陶渊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