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主人解余意

诗句
主人解余意
拼音
 zhǔ rén jiě yú yì
平仄
仄平仄平仄
韵脚
入声十三职、去声四寘
上一句
叩门拙言辞
下一句
遗赠岂虚来

「主人解余意」的意思,全诗译文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主人解余意」出自:《乞食(饥来驱我去)》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1]!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2] 。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3]?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4];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5] 。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6];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7] 。

「主人解余意」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

「主人解余意」辞典释义

◎ 主人的意思

⒈  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仪礼·士相见礼》:“主人请见,宾反见,退,主人送於门外,再拜。”
《荀子·乐论》:“宾出,主人拜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一根(酒筹)掣得好,又合了主人待客的意思。”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到了十一点钟,似乎应当告辞了,主人说照 法国 的习惯,照他们家的习惯还可以继续到午夜。”

⒉  特指留宿客人的房东。

《史记·刺客列传》:“使使往之主人, 荆卿 则已驾而去 榆次 矣。”
唐 豆卢复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诗:“年年落第东归去;羞见 长安 旧主人。”

⒊  财物或权力的支配者。

《易·明夷》:“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晋 陶潜 《乞食》诗:“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皆以己族为主人,而使彼受吾统治,故一切可无异视。”

⒋  仆婢及受雇佣者的家主。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诸盗入主人家,奴尚为主人拔戈持矛以逐盗。”
《水浒传》第六二回:“节级哥哥,可怜小人的主人 卢员外 吃屈官司。”

⒌  用为学徒(或工人)对其产业主之称。

刘半农 《学徒苦》诗:“腊月主人食糕,学徒操持臼杵。”

⒍  古代指战争中在自己土地上防守的一方。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客主人分》:“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
《晋书·张轨传》:“曜 虽东征, 胤 犹守本。险阻路遥,为主人甚易。”

⒎  主要人物;主体。

《旧唐书·仆固怀恩传》:“且臣 朔方 将士,功効最高,为先帝中兴主人,是陛下蒙尘故吏,曾不别加优奬,却信嫉妬谤词。”
朱自清 《威尼斯》:“圣马克堂 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 卑赞廷 式,以直线为主。”

⒏  指君主。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主人信谗,有惑其下;杀人无罪,诬以成过。”

⒐  谓执掌教化国人之事。

《韩诗外传》卷八:“司徒主人……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国多盗贼,下怨其上,则责之司徒。”

◎ 解的意思

【酉集上 • 角】解·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6

【唐韻】【正韻】佳買切【集韻】【韻會】舉嶰切,皆上聲。【說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左傳·宣四年】宰夫解黿。【前漢·湯傳】支解人民。【註】謂解其四支也。
【博雅】散也。【玉篇】緩也。【易·解卦註】解,難之散也。【正義】解有兩音,一古買反,謂解難之初。一諧買反,謂旣解之後。故序卦云:解者,緩也。險難解釋,物情舒緩,故爲解也。【前漢·張耳餘傳】今獨王,恐天下解也。【註】謂離散其心也。
【玉篇】釋也。【儀禮·大射禮·解綱註】解,猶釋也。【文心雕龍】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諜。解者,釋也。解釋結滯,徵事以對也。
【廣韻】脫也。【禮·曲禮】解屨不敢當階。
【博雅】說也。【史記·封禪書】船交海中,皆以風爲解。【註】皆自解說,遇風不至也。
【廣韻】講也。一曰釋詁也。【禮·經解疏】解者,分析之名。
樂曲解。【古今樂錄】傖歌以一句爲一解,中國以一章爲一解。王僧䖍啓云:古曰章,今曰解。解有多少,當是先詩而後聲也。
【字彙補】削也。【魯語】晉文公解曹地,以分諸侯。
止也。【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兹謂追非。
開也。【後漢·耿純傳贊】嚴城解扉。
達也。【莊子·秋水篇】無南無北,奭然四解。
解構,猶閒構也。【後漢·隗囂傳】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猶會合煩辱也。【淮南子·俶眞訓】孰肯解構人閒之事,以物煩其性命乎。
道家有尸解術。【史記·封禪書】爲方僊道,形解銷化。【集解】尸解也。【問奇集】《金壷字考》攺音假,非。
梵言目帝羅,此雲解脫。荆溪淨名記,若正用功,解可作古買切。功成日,解應作戸買切。强分二音,亦非。
解解,戟多之貌。【揚子·太經】次七:何戟解解遘。
【集韻】【韻會】下買切【正韻】胡買切,音蟹。義同。
【增韻】物自解散也。【孔安國·尚書序】逃難解散。【註】解音蟹。
【廣韻】曉也。【禮·學記】相說以解。【註】解物爲解,自解釋爲解,是相證而曉解也。【魏志·賈詡傳】太祖與韓遂、馬超戰渭南,問計於詡。對曰:離之而已。太祖曰:解。【註】謂曉悟也。
【博雅】跡也。【爾雅·釋獸】,其跡解。【註】其跡名解。
地名。【左傳·昭二十二年】王師軍於解。【註】洛陽西南有大解、小解。
【史記·甘茂傳】今公與楚解口地。【索隱】秦地名。【正義】解口,猶開口也。
州縣名。【一統志】春秋爲晉之解梁城,戰國屬魏,漢爲解縣,屬河東郡,五代漢始置解州,治解縣,元屬平陽路,明因之。
姓。【廣韻】自唐叔虞食邑于解,後因氏。
複姓。【姓苑】北魏有解枇氏,後攺爲解氏。
【說文】解廌,獸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弄解豸。【註】解豸,似鹿,一角,一名神羊。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者。唐御史法冠,一名解廌冠,取其能觸邪也。【晉書·輿服志】作獬豸。【王充·論衡】作觟。
與嶰通。嶰谷,谷名。【前漢·律歷志】取竹之解谷。【孟康曰】解,脫也。一說昆侖之北谷名也。
與澥通。【前漢·揚雄傳】江湖之雀,勃解之鳥。
與蟹同。【呂覽·恃君篇】大解、陵魚,大人之居。【山海經】作大蟹。
【唐韻】尸賣切【集韻】【韻會】下解切,蟹去聲。亦判也,散也,曉也,獸也,地名也。
【玉篇】接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茭解中有變焉,故挍。【註】茭,弓檠也。茭解,謂接中也。
支節也。【前漢·賈誼傳】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師古註】解,支節也。
與懈同。【詩·大雅】不解于位。【註】解,怠惰也。【禮·月令】民氣解惰。
與邂同。【正字通】解后,卽邂逅,言彼此不期而遇也。【六書正譌】別作邂,非。
【廣韻】古隘切【集韻】【韻會】居隘切【正韻】居拜切,皆去聲。【類篇】除也。一曰聞上也。【韻會】發也。【唐制】進士由鄕而貢曰解額。
【國史補】外府不試而貢者,謂之拔解。【宋史·選舉志】天下之士,屛處山林,令監司守臣解送。
【職官志】入額人一任實滿四年,與解發赴銓。【正字通】凡官司解報、杻解,皆此音。【韻會】讀若懈,非。
與廨同。【玉篇】署也。【商子·墾令篇】高其解舍。【左思·吳都賦】解署棊布。【註】言非一也。
【集韻】口賣切,楷去聲。解垢,詭曲之辭。【莊子·胠篋篇】解垢同異。【音義】又音楷。
叶舉履切,音几。【古詩】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叶居縊切,音記。【楚辭·九章】愁鬱鬱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解。心鞿羈而不開兮,氣繚轉而自締。
叶訖力切,音棘。【詩·魯頌】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叶舉下切,嘉上聲。【僧皎然·題毗沙天王像】憶昔胡兵圍未解,感得此神天之下。【俗書正誤】解从刀、牛。俗从羊作觧,非。廨字原从厂作。

◎ 余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余·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5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 意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意·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䔬。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與臆通。【賈誼·服賦】請對以意。【史記】作臆。【師古曰】叶韻音億。【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

总述:诗句主人解余意出自《乞食(饥来驱我去)》。作者是魏晋诗人陶渊明。

(0)